雷軍正面回應了小米汽車單車虧損 6 萬這事,意思就是前期投入很大、做起來很難,但後面一定會盈利。
雷軍這個微博所參照的起點新聞裏面,已經詳細講了汽車業務前期需要分攤的各項費用:
工廠建設、技術研發、人工成本、門店建設等等。
比如門店建設,小米汽車 7 月新增了 16 家門店;8 月計劃新增 7 家門店;截至 7 月底,小米全國累計開業交付中心 30 家,銷售門店 102 家,服務門店 58 家。
在8月17日舉行的小米吐魯番夏測基地直播活動中,小米集團副總裁王曉雁透露,2025 年 3 月 30 日前,小米汽車的門店數量將會增至 200 多家。
而小米公關部王化的回應,算是對極越汽車公關亂七八糟說法的一個解釋。
就是要做大小米汽車的規模,然後透過時間來消化小米純電汽車的高投入成本,最終實作盈利。
極越汽車那個說法不用太理會,他們企業的行銷文化就是這樣不管好壞隨便蹭熱度。
他們的CEO夏一平自己都這麽說的:
「我們經常幹一些事情,讓大家覺得這個公司神經病,腦子有問題。但行銷就是這樣子的,行銷不分好壞,只要傳播。」小米汽車 15.4% 的毛利率,已經超越了目前的特斯拉。
特斯拉二季度汽車銷售收入毛利率僅為 13.9% ,而隨著小米su 7 銷量的增長,特斯拉汽車業務增長的乏力,小米的毛利率將繼續超越特斯拉。
雷軍自己都說了2024年2季度報表是小米歷史最成功的財報,要是真有那麽虧,雷軍肯定說不出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