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賦能下,我們的汽車產業正在加速變革,智慧網聯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戰略方向。智慧駕駛、車路雲一體化即將進入規模化套用階段。今年前五個月L2級乘用車占有率超過50%,L3級正進入準商業化階段,L4級示範規模正在持續擴大。」【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第四屆沈陽智慧網聯大會現場了解到,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克強關於車路雲一體化系統工程的推進現狀作了介紹並提出了相關建議。
「全球已經加快探索實踐,發揮車路雲一體化融合優勢。在這方面,中國在全國率先推出了智慧化和網聯化融合發展的路線,並且堅定地踐行一體化發展戰略。在雲控技術平台、行動通訊、5G、CV2X方面已經具備先發優勢。」李克強表示。
車路雲一體化是單車智慧升級版
「這是一個復雜的產業體系,我們國家發揮體制優勢,推出了車路雲一體化的發展戰略,包括加快頂層設計支撐、政策法規的制定修訂、加強智慧汽車的安全管理、技術研發、示範套用,並推動智慧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融合發展。」李克強表示。
他進一步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智慧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測試示範、產品準入、上路通行、授權營運、產品監管、基礎設施等方面都有系統化的協同布局。
李克強說:「另外,在國家頂層規劃支持下,我們國家的智慧網聯汽車產業正在加速發展,包括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並且實作了規模化套用。另外,我們的測試示範也在大量開展,各個地方依托示範區建設,形成了車路雲一體化落地的實踐案例。」
不過,李克強指出,當前車路雲一體化研發及示範仍為初級階段,系統以單車智慧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獲取的數據是非常被動的,很少有車企主動或者非常自願把數據接入我們的平台,沒有即時數據的提供,技術上就沒辦法形成閉環。所以今天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感知不靈以及出現事故等。」
同時,在李克強看來,當前絕大部份車路雲一體化系統仍為煙囪型架構,未實作分層解耦、跨域共用。「車路雲一體化的目的是為了形成復雜體系化的協同感知、決策的控制和增值服務,跟單車智慧不矛盾,可以說是單車智慧的升級版,單車智慧做好了,自然衍生到車雲協同,這是技術演進的問題。」他說道。
李克強指出,自動駕駛領域裏面,特斯拉新一代的FSD號稱全自動駕駛,對行業是一個巨大的鼓舞。對於特斯拉新一代FSD技術,李克強認為還存在著片面觀點——認為特斯拉FSD是100%的無人駕駛。「FSD可以在多種道路上進入輔助駕駛模式,但由於場景有限,存在感知盲區與超視距感知局限,城市MPI(接管裏程)仍較短,實際是高階的輔助駕駛。」他說道。
李克強表示,特斯拉FSD是「影子模式」+「端到端大模型」,是車雲協同的套用模式,並非傳統的單車智慧。FSD決策同駕駛人決策不一致時,數據回傳雲端用於FSD訓練,透過最佳化訓練結果OTA部署於車端,從而使駕駛水平不斷接近人類水平。
李克強指出,如果沒有采用車路雲一體化的模式,單一車企大模型訓練數據存在固有弊端。首先是數據體量有限,無法實作訓練數據的海量性;其次是數據種類不全,無法保證訓練數據的完備性。而車路雲一體化系統融合車輛自主上報和路側感知統一采集的數據獲取模式,覆蓋範圍更廣泛、交通場景更復雜、數據種類更完備。
八大套用場景或可形成商業閉環
車路雲是新興、復雜、變革性的領域,李克強指出,在推進這方面還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未來要大批次建設的基礎設施,現在最擔心的問題是許多城市投入多、獲得感少,怎樣形成商業化閉環,目前還需要再做探索。」
智慧網聯汽車是一個高新技術的產品,而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化應該具備兩個條件:技術閉環和商業閉環。有技術閉環未必就有商業閉環,但是沒有技術閉環就一定沒有商業閉環。李克強說:「當前我們非常關註商業閉環,我們特別希望透過套用試點,先盡快形成技術閉環。」
李克強認為,從行業層面推動車路雲一體化,應該從幾個方面註意。「需要套用驅動、商業可行。結合各示範城市特點與訴求、利益相關方關註點,以獲得感為主要目標,在各地分異位建具有明顯套用價值的針對性套用試點計畫,分步定義階段性商業模式,形成商業閉環。」他說道。
根據李克強介紹,目前透過行業充分討論,已經總結出來八個套用場景。其中,智慧公交、智慧環衛、公路物流、城市物流、智慧礦山、數據增值服務、智慧充放電、智慧乘用車都是車路雲一體化系統可商業化套用的重要場景。
李克強舉例,面向出行公司,全國網約車訂單每月約9.4億單,引入雲控資訊可提升網約車排程效率、保障通行安全,按照0.5元/單以及50%滲透率計算,共計28億元/年。
「這是一個復雜的跨界系統,超越了傳統的制造業、實體產業和資訊工業融為一體,復雜系統需要做總體設計,總體設計需要強調系統的架構,從方法論、流程規範、工具,做一個系統的構型和設計。」李克強表示。
他進一步表示:「高科技系統充滿著競爭,在ICT方面,新一代行動通訊技術方面中國有優勢,我們在通訊方面強調多模通訊,通訊有過去的DSRC、V2X、CV2X、PC5UU、5G的蜂窩狀通訊,所以從通訊的特征、通訊的發展上面要發揮特色聯網優勢,要構建低時延、高可靠的通訊能力,支持網路建設突破現有的瓶頸,采用融合組網的方案。」
李克強表示,車路雲一體化發展符合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應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推動技術落地。另外,要客觀看待問題,充分認識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形成高品質解決方案。
李克強最後表示,堅持既有的路徑,架構正確、標準統一是解決相關問題的有效途徑,應該形成凝聚發展路徑的共識,抓緊發展視窗期,持續叠代投入,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透過全域統籌,進一步加大投入,早日實作產業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