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真正的王者,該登場了。
作者 | 筆鋒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中國汽車真正的王者,該登場了。
新年伊始,奇瑞動作頻頻。
近日,正值被爆籌劃上市的敏感時刻,奇瑞集團股東結構再現變動。
青島鑫誠順,作為主要出資方,減持了其8.77% 的股份,持股比例從12.11% 急劇下降至3.34% ,淡出大股東行列。 取而代之的是蕪湖金斯曼、青島城投國際、青島火眼瑞祥和珠海尚順四位出資人迅速填補空缺, 從幕後走到台前,由間接投資人轉變為直接持股股東。
緊接著,市場傳言四起, 奇瑞集團正密謀透過摩根大通協助,推進奇瑞汽車赴港上市,目標籌資 10 億美元,估值劍指1000 億元大關。
這一訊息,無疑為奇瑞的未來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間,在奇瑞集團年銷量首次突破260萬輛,實作「四賽道」全面增長創新高的背景下,這一上市計劃顯得尤為引人註目。
一
奇瑞的IPO ,堪稱中國汽車行業的「上市專業戶」。
自2004年首次嘗試借殼上市未果,奇瑞的上市之路就一波三折。 資金缺口、金融危機、業績虧損,一次次將奇瑞的上市夢擊碎。
當年,奇瑞首次嘗試借殼上市,因與上汽集團的股權關系等問題告吹。隨後幾年,奇瑞面臨資金缺口,陸建輝在2006年透露資金缺口約300億元,計劃透過IPO等渠道解決。
2007年,尹同躍公開表示奇瑞將盡快啟動上市融資計劃,然而 2008 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和業績虧損,使得上市計劃再次擱淺。
2009年,奇瑞透過出售股權引入戰投,外界視為上市前奏, 但 2011 年因關聯交易等問題,上市計劃再度擱置。
2014年銷量逆轉,凈利潤卻大幅下滑,2015年合資公司上市失敗。2016年新能源借殼計劃因資質問題流產。2018年尹同躍渴求資金,計劃引如戰投,2019年青島五道口入場,卻因資金問題混改未完。
直到2022年,為蘋果代工的立訊精密斥資百億元,才為奇瑞帶來轉機。
銷量方面,奇瑞從2021 年的96 萬輛飆升至2024 年的260 萬輛, 年出口汽車1144588輛,同比增長21.4%, 連續 22 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
伴隨著銷量的暴增,業績也隨之改善,2024年營收4800億元,同比增長超50%,創下新高。這也成了奇瑞在當前重提IPO的重要支撐。
時隔20年,伴隨著上市傳聞再起,不禁讓人感慨:這20年等待,足夠一個嬰兒成長為青年,足夠一座城市改頭換面,也足夠一個企業從輝煌到沈寂,再從沈寂到輝煌。
從早期的借殼嘗試,到後來的引入戰投,再到如今的赴港上市計劃,奇瑞的IPO之路雖然坎坷,但每一步都走得堅定。
如今,隨著銷量和業績的雙重增長,奇瑞將再次叩響IPO的大門。
二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用這句話形容奇瑞汽車的 IPO 之路,再合適不過。奇瑞,這個曾經的 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一哥」, 在經歷20年的IPO長跑後,終於再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
這一次,奇瑞能否一躍龍門?答案或許就藏在尹同躍那波瀾壯闊的創業史中。
在汽車行業,有句老話: 「汽車工業三分天下,合肥工大獨占其一。」 合工大汽車專業的畢業生,一提起來,行業內外無不肅然起敬。尹同躍,這位兼具徽商智慧與理工科嚴謹的大佬,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1962年,出生於安徽巢湖的尹同躍,是村裏第一個大學生。
1984年,尹同躍從合工大畢業後,加入一汽紅旗轎車廠,擔任工藝員。很快他便嶄露頭角,成為一汽大眾汽車總裝車間主任兼物流科科長 ,並榮獲一汽「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1995年,33歲的尹同躍,被安徽蕪湖代表團發掘,並力邀回蕪湖主持汽車計畫。力邀他回蕪湖主持汽車計畫。他被這份真誠打動,決定從長春一汽回到安徽,開啟 「做中國人自己的汽車」 的創業之路。
當時,汽車行業流行一句話:「中國人想自主開發轎車是天方夜譚」。
但尹同躍不信邪,在蕪湖城北的荒灘上,他和團隊在廢棄的破磚瓦廠中的「小草房」裏,開始了艱苦的創業之旅。 他們要攻克的第一塊硬骨頭,就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
在奇瑞汽車的初創時期,尹同躍面對的不僅是技術和資金的匱乏,更有外國專家的不合作態度。
為了生產第一台轎車,他們曾寄希望於英國福特的專家,花費2500萬美元巨資引進了二手發動機生產線,指望這些外國專家能帶來轉機。但現實卻是,這些專家工作散漫,幾個月過去了,生產線依舊停滯不前。
尹同躍面對這一局面, 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退這些外國專家,奇瑞要自己來! 他和團隊決定 拋開外援,從零開始,自己動手安裝和偵錯生產線。
面對質疑和壓力, 尹同躍沒有退縮,立下軍令狀,斬釘截鐵喊出了「幹不成,跳長江!」的誓言 。」
最終,在尹同躍的領導下,奇瑞團隊日夜奮戰,歷經500多個日夜的艱苦攻關, 終於在 1999 年5 月18 日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第一台發動機成功點火, 這標誌著奇瑞在核心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2001年,奇瑞自主開發的第一款轎車「風雲」上市,如同一匹黑馬橫掃市場, 成為對那些質疑 「 中國造不出自己的轎車」 的聲音的有力回擊。
奇瑞,憑借「風雲」的成功,一舉成為國內首家全面掌握汽車核心技術的企業,從發動機到變速器,再到底盤,每一項技術都印上了 「中國制造」 的標簽。
2003 年,奇瑞QQ 橫空出世,這款小巧可愛的車型以親民的價格迅速俘獲人心,成為市場新寵。它不僅讓奇瑞名聲大噪,更標誌著中國自主品牌有了與國際巨頭正面交鋒的底氣。
奇瑞汽車乘勢而上,不斷推新,瑞虎、艾瑞澤等系列車型相繼亮相,從入門級到中高端市場全面覆蓋。奇瑞不僅在國內牢牢占據一席之地,更將目光投向了全球,開啟了它的國際化征程。
這一成就,也讓其在隨後的歲月裏連續十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銷量第一。
曾經的戰略搖擺,讓奇瑞錯失發展良機。
在吉利、長安、長城、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紛紛登陸資本市場的浪潮中,奇瑞卻成了國內唯一一個至今未能上市的國有汽車集團。
這無疑是一個遺憾。
三
歷史的車輪,再次將奇瑞推向了風口浪尖。
奇瑞集團自2022年宣布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完成後,便緊鑼密鼓地啟動了 「瑤光 2025 」 戰略,目標直指2025年的IPO。
隨著這一目標的日益臨近,奇瑞汽車上市步伐愈發顯得關鍵和急迫。
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後,奇瑞痛定思痛,開始進行一系列改革, 大刀闊斧地改革,從股權結構到業務架構,再到研發投入,一切為了 IPO 鋪路。
比亞迪雖然在國內市場是無可爭議的王者,但是其主要銷量在國內。相比之下,奇瑞出口布局更早,也更成功,海外市場在整體銷量中占據半壁江山,已經連續19年位居出口第一。
這一成績,不僅為奇瑞的全球化戰略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為IPO之路增添了亮點。
不可否認,奇瑞此前在新能源領域布局遲緩,早期也因專註於低端微型電動車,錯失了新能源市場的黃金發展期。直到最近幾年,奇瑞才如夢初醒,開始向高端新能源車型發力, 但好在奇瑞搭上了鴻蒙智行的「順風車」,正式進入華為的「朋友圈」,成為其智選車合作夥伴。
上個月,華為余承東與鴻蒙智行「四界」老總合體直播,一同亮相央視節目。畫面中,除了曉得合不攏嘴的賽力斯張興海,奇瑞的尹同躍也齊聚其中。
前幾天,吳曉波老師提及的2025年中國車圈三座大山: 比亞迪的制造、華為的智慧和小米的行銷, 揭示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和未來趨勢。
比亞迪以其規模效應和制造能力,銷量幾乎占據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小米精準抓取年輕消費者需求的能力,以及其龐大的「米粉」基礎,為小米造車提供了強大的市場支撐。
華為則透過與車企合作,形成了強大的智慧化集群,不僅在國內市場受到認可,甚至吸引了包括奧迪在內的國際巨頭合作。
同樣,緊抱華為大腿奇瑞也嘗到了甜頭。2024年,智界R7全年累計交付28969輛,其中12月銷量突破15000台,成功拿下25萬元以上純電SUV銷量冠軍。
如今,徹底依賴華為的奇瑞,正以一種近乎賭徒的姿態,全力押註在這個科技巨頭身上。 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合作,這是奇瑞在新能源戰場上的一次生死豪賭。
IPO,對於奇瑞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資本市場的大門,從來都不容易敲開。
20 年後,奇瑞再次向IPO 發起沖擊,這一次,它能否成功上岸?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