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都是集結傻子的行為。
華為貴?被制裁之前人家在歐洲賣得比中國還貴,而且50%出貨是在海外,幹完蘋果幹三星。那時全球參照物一個接著一個被超越,有人敢說貴?自取其辱。
現在國際參照物暫停對比之後,一群殖子立刻就到市面上糾集傻子了,帶著買不起還喜歡酸的家夥就開始罵。以為傷害了「遙遙領先」的口號,就是傷害了國家重點幫助的希望,沈浸在國家被氣哭跳腳的幻覺中。
說到底就是不許華為和蘋果等高端品牌競爭,不允許它有這種品牌效應。最好把國產全矮化成價效比產品才好。讓那段全球市場經濟對華為高端形象的確認,成為不存在的歷史。
反對華為的人群中,最瘋狂的還是海外中文圈,因為他們不僅經歷了華為最巔峰的破圈時期,還在目睹高端人才回國就業浪潮中,見識了華為的地位有多高。他們不僅在親戚朋友中徹底沒有光環,為了保住僅有的神秘感還不願意回國。偶爾做一個華為都996累死的夢,然後還會出現一些40歲財務自由的退休華為同學來暴擊那個40歲連身份都沒拿到的自己。尤其是人家是在家鄉奮鬥的,自己必須得假裝沒有鄉愁......總之,你們無法想象海外殤民的扭曲。
海內外糾集足夠的傻子,拉低華為品牌的逼格,然後歡呼雀躍,這就是最大的目的。
比亞迪一開始就沒有逼格,盡管出了仰望系列也沒有仰仗比亞迪這個品牌來賦能,而是實打實的技術,甚至同等技術含量的條件下比亞迪的百萬級豪車也依然是高價效比產品。更何況那些出貨量極高的秦和宋,簡直是價效比的代名詞。已經真沒法從這個角度再黑了,多黑一句,都像是重重的巴掌抽在特斯拉和BBA的臉上。
所以他們的角度就變成了「谷賤傷農」,假模假式得開始同情起比亞迪90萬員工來。天天罵別人價格戰。但是人家在價格戰最亂的2023年,利潤率增加了80%,達到了300億。人家沒有犧牲利潤啊,鋰礦降了就跟著降而已嘛,是你們賣得太貴了呢。壓迫勞工?三四線城市拿著6000多薪資,然後自家一箱油能跑2400公裏的工業奇跡,差不多一年多就能買下,是這樣壓迫的嗎?
自己利潤都提了80%了,還要人家增加利潤擡價,你這是和消費者有仇嗎?還惡行競爭了還,我看你是想說這是惡意讓利。是不是還要再黑一下惡意創造就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