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束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中汽資訊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軍雷對本次碰撞測試進行了詳盡的解讀。他指出,此次測試模擬了丁字路口大貨車高速沖撞車身側面的極端場景,同時疊加了車輛底盤電池包托底以及最終撞向墻面的復雜情況,挑戰難度極高。然而,長安馬自達EZ-6憑借出色的車身結構和先進的安全技術,成功應對了這一系列的嚴峻考驗。
七橫五縱夠「硬」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EZ-6在碰撞測試中的卓越表現,長安馬自達特意舉辦了一場拆解講解活動。在活動中,專家們對測試後的車輛進行了詳細的拆解和分析,向在場的媒體和觀眾揭示了EZ-6在安全方面的奧秘。
在結構表現方面,EZ-6的乘員艙結構在碰撞後依然保持完整,為乘客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間。A、B、C柱作為車身的關鍵支撐結構,均未發生結構性失效。這一結果主要歸功於馬自達EZ-6所采用的七橫五縱式車架結構,以及關鍵部位的最高屈服強度超2000Mpa的高強度鋼使用,確保了車身的穩定性和強度,充分證明了長安馬自達在車身設計和材料選用上的精湛技藝。
外剛還需內柔
在約束系統方面,EZ-6的座椅安裝點及座椅骨架在碰撞中未發生明顯變形,確保了座椅的穩定性和乘客的舒適性。同時,安全帶及時點爆,側氣囊、側氣簾以及遠端氣囊也迅速展開,為乘客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護。
在電安全方面,長安馬自達展現出了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碰撞後,車輛的高壓系統迅速下電,電池包未起火、未爆炸、未冒煙,有效避免了二次傷害的發生。這主要是馬自達EZ-6的電池組加入了一根加強筋橫梁,有效控制了電池包在碰撞事故中的形變。這一結果不僅彰顯了長安馬自達在電池安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也為電動汽車的安全效能樹立了新的標桿。
智慧化覆蓋到安全領域
此外,在救援方面,EZ-6的雙閃及時開啟,E-Call緊急救援功能也自動啟動並撥打了救援電話,由人工客服迅速接入,為乘客提供了及時的救援保障。
在動態保護方面,馬自達EZ-6還搭載了IACC、UDLC、TJA、LDC等駕駛輔助,經過馬自達的紮實調校後,更加適配中國道路狀況,能夠在變速跟車、紅綠燈路口、照明不足路段等復雜路況,實作自動跟車、輔助變道、碰撞預警等復雜操作,進一步確保使用者們的主動駕駛安全。
觀點:透過這場拆解講解活動,長安馬自達不僅向外界展示了EZ-6在碰撞測試中的卓越表現,也進一步展示出了馬自達EZ-6為什麽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傳遞了長安馬自達對於汽車安全技術的執著追求和堅定信念。要實作這樣卓越的安全性其實也不難,只不過需要優秀的設計和不計成本的投入,這一點才是最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