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池續航裏程和充電速度沒有解決之前,蔚來汽車采用了和其他車企完全不同的方案。他們在全國各地鋪設了大量換電站,3分鐘就能換一個新電池,這就和燃油車加油速度差不多了。
可問題是,特斯拉是純電動汽車的先行者,他之前也曾經考慮過換電方案,可後來還是拋棄了,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第一是換電站也只有在中國才能做出來。目前蔚來汽車的主要市場還是在國內,咱們國內特點就是人員居住密集,市場巨大。蔚來透過一番運作,讓國內擁有了2500座換電站,基本可滿足大部份蔚來車主的需求。
但特斯拉的主要市場卻是在全球。如果他全面使用換電技術,在中國還好一些。可如果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一些地廣人稀的地方,特斯拉又該如何推行換電技術?很明顯這是100%賠本的事情。
第二是沒有足夠的政策支持,單獨依靠一家企業的力量,沒辦法大量投入,會導致長期入不敷出。2013年,特斯拉就已經有了自身的換電技術,換電瓶才90秒鐘的時間。如果要在全美國建設換電站,最起碼也要4000座才能滿足美國基本需求,而單打獨鬥的特斯拉,如何能賺如此龐大的資金!
像蔚來汽車這樣的背後金主無數的車企,搞了那麽長時間,虧了不知多少錢,也不過是建了2500座而已,直到現在還沒辦法有效盈利。
而2013年時的特斯拉,那時候上海工廠還沒有建立,特斯拉也不像現在這樣賺錢,馬斯克更不是什麽人類首富,又怎可能花費如此高昂成本去建設換電站。恐怕換電站還沒建完,特斯拉就已經不存在於這個世間。
第三是如果沒有其他企業的配合,換電模式也註定很難成功。現在新能源汽車補能方式有太多不同方案,換電模式僅僅是其中之一。如果在一個強力部門領導下,所有汽車企業全部采取一樣的電池型號,換電模式將會成為合適的選擇。
可惜的是,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各有各的主意打算,不可能形成合力,也不可能出現標準的電池。或許換電站真正推行,就只有等到電池標準的真正出現才可以吧。
第四是,固態電池隨時都可能出現。一旦出現了,對目前的換電模式帶來多麽巨大打擊尚未可知。假如電池會讓純電續航裏程達到2000km以上,哪怕是仍然采取傳統充電模式,只要一晚上就能充滿電,消費者還會嫌麻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