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一旦戰爭爆發,三菱本田能造飛機坦克,咱的國產車企可以造什麽?

2024-10-28汽車

三菱和本田生產的汽車在全世界擁有眾多使用者和粉絲,但近些年這兩個品牌的汽車業務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縮水,本田還僅僅是商業上的調整,三菱基本是把汽車業務給拋開了,不作為企業重點發展。

【三菱汽車】

這倒不是三菱不想掙錢, 而是汽車業務對三菱來說本就是九牛一毛 ,三菱能生產制造的產品要遠超我們的想象。

重工出身的車企

三菱和本田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是重工企業出身,造車對它們來說更像是一個副業。

就以三菱為例,除了造車厲害,三菱還包攬日本的軍工生產, 能制造小到坦克大到戰機驅逐艦等武器裝備

【三菱航空組裝廠】

三菱的發家史可以追溯到日本明治時期,其前身是長崎造船所,1887年的時候被三菱合資公司收購,所以三菱一開始的重工業務就是造船。

在二戰爆發前,三菱集團就已經發展成為日本重工企業裏的龍頭,人類歷史上建造過的最大的戰列艦武藏號,就是三菱集團的產品。

二戰過後,三菱並沒有就此結束歷史舞台, 而是依舊作為一個業務廣泛的重工企業繼續發展 ,今天的日自同樣使用著大量三菱生產的武器裝備。

【三菱工廠】

比如空自的裝備過的戰鬥機、教練機基本都出自三菱之手,日本現役的主力重戰F-15J就是美國麥道公司授權給三菱組裝生產的。

除了早期批次的F-15J是美國原產,中後期批次都是在三菱的小牧南工廠下線的,除了F-15J,現役裝備的F-2A多用途戰機同樣是三菱的產品。

美日還在討論關於在日本本地組裝F-35A的事宜, 也就是說三菱未來可能還會獲得五代機的生產組裝能力

【日本接收F-35A】

相比於大名鼎鼎的三菱,本田幹車企的名聲其實要大於在重工行業裏的名氣,和三菱一樣,本田在二戰期間也承擔了大量的軍工生產任務。

著名的Ki-43隼輕型戰鬥機就搭載了多種本田工廠生產的重要零部件。二戰過後,本田沒有像三菱那樣繼續從事軍工生產,但其在內燃機和交通工具生產方面的技術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一旦戰爭爆發,本田的技術實力和產能同樣可以轉為軍事用途。

【本田工廠】

類似的日本企業其實遠不止三零和本田,比如在摩托車領域極負盛名的川崎,同時也是日本C-2戰術運輸機、OH-1偵察直升機、P-1海上巡邏機等軍用飛機的研制生產單位。

包括此前闖入中國領海的涼月號飛彈驅逐艦, 其搭載的4台燃氣輪機也是川崎重工的產品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則是富士重工,也就是國人熟知的斯巴魯,日本陸自裝備的AH-1S武裝直升機和日版阿帕奇AH-64D都是富士負責組裝生產的。

【AH-64D武直】

軍民兩開花幾乎已經成為了日本重工企業的標誌,每一個日本有名的車企背後的重工企業,基本都能生產先進武器裝備。

中國車企能造什麽

既然日本車企都能軍民兩開花,那正在崛起的中國車企有沒有類似的能力呢?戰時能造什麽?

其實中國的老牌車企幾乎都擁有極為深厚的軍工背景,就比如長安汽車,其隸屬的央企單位就是中國兵器。

【長安工廠】

再往前追溯長安的前身就是上海洋炮局, 從洋務運動時期就開始制造輕重武器

和日本車企一樣,很多國產車企其實一直經營著軍工業務,比如北汽集團,除了生產民用SUV和越野車,解放軍的勇士系列越野車也是北汽制造的。

東風汽車也是一樣,東風不僅生產各種民用卡車, 解放軍現役使用的猛士系列高機動裝甲車也是東風的產品

【東風卡車】

實際上從工業發展的角度來說,軍民工業產品的生產技術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這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是一樣,並不是日本車企的專利。

雖說在和平時期,一個國家的工業生產講究術業有專攻,但一旦進入戰時狀態, 全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都會被整合起來以供應戰爭需要

二戰期間的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福特是一個純粹的車企,從創立之初就沒有軍事背景,但二戰期間,光是福特的柳溪工廠就生產了共計8600多架B-24解放者重型轟炸機,平均月產量高達650架。

【B-24生產線】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當之無愧的工業制造第一強國,其工業產能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堪稱前無古人的存在。

一旦進入戰時狀態, 中國生產武器裝備和其他軍需物資的速度和規模將超乎所有國家的認知 ,中國真實的戰爭潛力堪稱深不可測。

這也是為何美國一直在試圖遏制中國發展,但卻始終不敢和中國爆發軍事沖突,美國很清楚一旦中美戰爭爆發,美國所處的位置就是二戰時的日本,而中國就是二戰時的美國。

【二戰時期工業全開的美國】

美國貿然同中國開戰,必定會遭到工業產能上的全面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