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粗淺分檔(不考慮驅動形式):
- 70匹/噸 以下,不太夠用,高速和上坡很吃力
- 100匹/噸,較多家用車的動力水平,可以應對日常使用工況,但沒有明顯余力(比如變道上高速後發現後車快速接近,想要急加速就力不從心)
- 150匹/噸,日常使用得心應手,且熟練駕駛員不會有難以駕駛的隱患
- 200匹/噸,日常駕駛不太會有機會地板油。可以明顯體驗動力帶來的樂趣。後驅開起來需要熟練且小心的操作。
- 300匹/噸及以上,小心點開。這個動力級別基本沒有前驅了,普通人開這類車以為的自己技術好,都是ESC在幫你。
同馬力汽油車雖然不同動力鏈會有不同的扭矩和馬力曲線,但大體趨勢是較接近的,區別不會特別大。同馬力下,我認為更影響動力體驗的是響應遲滯,「敏捷」的車會更加得心應手,不會陽奉陰違。
同馬力電車,前段加速基本都會明顯優於油車,但我目前還沒開過家用車類好開的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