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如何看待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

2021-01-09汽車

我們都不是時光穿越者,站在2022年年中這個時間節點去想象十年後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我們要有些 「終局思維」 ,思考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最終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麽,從而修正當下的選擇,這對個人而言大有裨益。

在思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終局之前,我們必須意識到汽車行業不是簡單的技術、商業問題,還關系到了某幾個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地位,比如排名第三、四位的日本、德國。

其次新能源汽車涉及到的產業包括能源、制造業和資訊化產業。 以新能源汽車為儲能終端的能源互聯網、汽車物聯網、資訊互聯網將會相互融合,也就是說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能源、資訊、物質這三個基本元素全部連線起來,其對人類社會的改造將遠遠不局限在出行領域。

最近一次產生這樣影響力的行業是智慧型手機,總結智慧型手機行業帶來的影響可以從幾個方面:

1、智慧型手機行業最終形成了兩大陣營,封閉與開源,最終只剩下幾家行業巨頭。垂直封閉整合的蘋果成為了利潤之王,三星因為掌握著芯片代工、螢幕等核心零部件而如魚得水,一些新勢力獲得了快速崛起的機會。

2、以智慧型手機為新的終端,催生了一批行動網際網路新貴,共享出行、外賣服務、移動支付、社交媒體等等。

3、顛覆了曾經的手機市場,傳統巨頭紛紛倒下,部份國家的產業鏈如日本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一些國家如歐洲諸國基本完美錯過了行動網際網路而經濟增長放緩。

強調一下,接下來討論未來十年的新能源終局,集中討論純電動,而不是氫能和混動,原因在於氫能相當於十年前的純電動,而混動又不具備革命性影響。

借鑒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發展,我們基於現有的格局,可以試著思考一下 新能源汽車行業鏈 新一代計算平台經濟 以及對 國家經濟地位 的影響。

先看新能源汽車行業鏈 ,格局初定,三電系統趨同,各家產品相似度較高。核心零部件電池已經形成了中、日、韓三足鼎立的局面,特斯拉就是智慧型手機時代的「蘋果」、比亞迪類比「三星」,寧德時代、LG等都是重要玩家,輝達就是智慧汽車的「安卓」。中國湧現了一批汽車「新勢力」,經過幾輪洗牌期,國內的蔚來、小鵬、理想、集度、華為、小米、威馬、零跑、智己、高合等等,可能會剩下不到5家。

唯一遺憾的是,歐洲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奮起直追,但是已經不會再有燃油車時代那樣對供應鏈的掌控力了。電池拼成本拼不過中日韓,智慧化已經落後一整個智慧型手機世代,智慧汽車時代很難搬回。現在的全球十大汽車品牌,十年後可能會被替換掉至少5家 [1] 。未來5年,特斯拉、比亞迪大機率會上榜。

圖1:2021年全球十大汽車品牌

再說新一代計算平台經濟, 在高等級自動駕駛能力方面,美國牢牢占據著最高的生態席位,特斯拉的數據積累和垂直整合能力,歐洲企業十年內都追不上;輝達憑借GPU人工智慧的厚積薄發,打造了自動駕駛軟硬體一體平台,成功卡位智慧汽車時代的「高通+安卓」。國內的企業目前看機會也主要在套用層。

以智慧汽車為中心的車聯網、物聯網對城市、交通的影響會在消費者端、企業端、政府管理端帶來更加廣泛的影響,他的形態不再是「車上的套用APP」而是「車與城市的網路」。

最後說說對國家經濟地位的影響, 日本最近連續多月貿易逆差,這對於一個工業出口大國是非常不同尋常的,背後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曾經的兩條支柱電子產品+汽車已經有電子產品這條腿瘸了。在中、美、歐、日韓印等其他國家這四大市場。

德國在中國高端市場的風光,日本在中美中端市場的地位都會被新能源汽車沖擊,考慮到汽車產業事關國際民生,未來中、歐市場都將變得越來越封閉,自主品牌占主流。德國的BBA恐怕將是這次汽車產業轉型的最大輸家,日本的汽車產業也將進一步被削弱。中、美很有可能進一步憑借著產業轉型進一步拉開與德國、日本的差距。

圖2:全球十大汽車銷量國

而中國,得益於多年來產業政策的扶持,以及社會數位化變革的決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轉型將極大提升國內制造業產業鏈的豐富度,重塑政府的數位化治理,將真正實作對美全方位的超車。

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最為重要的抓手,十年後,我們再回看這篇文章吧。

參考

  1. ^ 2021全球汽車銷售市場及十大汽車品牌銷售情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057114822350342&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