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車市「大決戰」來了?

2024-12-05汽車

近來,關於車企要求供應商降價的話題,引發行業熱議。

在某車企給供應商的一封信中有這樣一句話:2025年,新能源汽車迎來重大機遇的同時,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進入「大決戰」、「淘汰賽」,為了增強競爭力,需要整個供應鏈共同努力、持續降本。

「供應商到底降多少,是雙方自己商量的事。反而‘大決戰’這句話很有意思,我甚至都摘抄下來了」, 電車人產業平台創始人馬前程 說。

新能源車逐漸「碾壓」燃油車

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重塑著汽車產業的格局,特別是到2024年下半年,行業變化進入了關鍵期。

今年10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連續3個月超過50%。與此同時,今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萬輛。「年初,行業還在強調‘油電平權’,但到年底,這個節點已經過了,新能源車比燃油車更具‘碾壓’性優勢,車市真正進入‘大決戰’」,馬前程說。

車市進入「大決戰」不是一家之言,而幾乎成為行業共識。 杭州闊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武誌強 認為,這是汽車行業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結果。就像空調從定頻空調發展到變頻空調、電視從映像管電視發展到液晶電視、手機從功能型手機發展到智慧型手機之後,產品技術進入穩定期,短時間內不會發生本質變化。

汽車行業也一樣,此前新能源汽車曾面臨續航焦慮、熱失控、智慧化不成熟等諸多問題,而經過多年發展後,眼下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基本上已經達到品質過硬,行業進入穩定可靠階段,在供給過剩的情況下,各大車企開始使用者心智和市場份額的爭奪,以建立品牌護城河。

國科礎石戰略總監劉博 也認為,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經歷過一段瘋狂生長的歲月,新品牌不斷湧現,地方政府為了爭搶支柱產業,也給予新能源汽車大力支持,使得供給嚴重大於實際需求。以成熟市場的日本和美國為例,主流汽車品牌只有3~5個,而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多達上百個,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健康的狀態。

現在汽車產業正處於出清周期,這是正常的產業發展規律,只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新品牌過多。「可以看到,以哪咤為代表的部份造車新勢力逐漸掉隊,沒有競爭力的車企已經肉眼可見地開始向市場邊緣退去」,劉博說。

頭部車企揮刀斬亂麻

何謂「大決戰」?

科波拉汽車咨詢服務(青島)有限公司創始人、執行長王浩 認為,就是新能源車企進入淘汰賽階段,目前新能源汽車需求已經開始爆發式增長,市場逐漸迎來黃金期,此時考驗車企的不僅僅是產品、價格,而是需要全體系的有利競爭,使用者既要更好的產品、更低的價格,又要更細致的服務、更強的需求響應能力。

馬前程判斷,2025~2026年是大決戰的「中局」,弱勢企業被淘汰,產業格局初步形成。一方面,國資車企不會輕易出局;另一方面,合資車企實力強大,還會頑強對抗。而頭部新能源則希望推動「大決戰」加速,「因為他們不希望把戰線拉得太長,戰線越長,留給別人的生存空間就越大,不如快刀斬亂麻迅速形成格局」。

可以看到,今年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等車企的新能源車型銷量增長都非常迅速,合資車企燃油車銷量基數大,在新能源轉型時勢必決策速度相對較慢,「自主品牌必須趁合資車企處於尷尬境地的時候快速占領市場」。

馬前程認為,快速形成格局也是行業發展的需要。前幾年,動力電池市場也曾經歷混亂,各企業瘋狂擴張產能,但經過幾年發展,就形成了寧德時代一家獨大、五六家企業跟隨的市場格局,現在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相對穩健,「如果車企之間長期混戰,其實對行業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新能源車在今年已經突破A級車市場這最後一塊陣地,意味著新能源車已經開始全面超越燃油車,燃油車市場份額註定是日漸萎縮的。「各大車企都處在快速跑馬圈地,搶占更多市場份額的關鍵期。所以,無論從產品還是市場層面,這兩年對於未來十年市場格局的形成都相當關鍵」,馬前程說。

能力者開始組成頭部

誠然,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格局正在逐漸清晰。今年以來,高合汽車無力回天,哪咤汽車銷量成迷,極越汽車緋聞纏身,一些車企開始掉隊。

而硬幣的另一面,比亞迪單月銷量破50萬輛,累計達375.73萬輛,牢牢釘選年度銷冠;吉利、長安、奇瑞這幾家傳統車企同步發力,特別是奇瑞,堪稱悶聲發大財的典範,單月銷量持續上漲;新勢力陣營中,理想的單月銷量雖然和鴻蒙智行、埃安、零跑一樣都處在4萬區間,但在累計銷量上,它已甩開一眾對手;零跑月銷站上4萬輛,率先完成全年銷量目標;小米汽車在大決戰關門的瞬間擠進門內,產能持續攀升,但訂單量增長更為迅猛,甚至超越了產能增速……

劉博分析,掉隊的車企不是轟然倒塌的,而是一步一步走向市場邊緣。比如,威馬曾經也曾沖上過造車新勢力銷量前三名,也有些汽車品牌利用to B市場提升銷量,但長期來看,一些不良的行銷手段、不明智的市場策略讓高銷量不永續。仔細分析一些企業的財報可以發現,負債率高、現金流壓力大,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企甚至還未實作盈利,這也迫使其不得不掀起更加激烈的競爭。

怎麽在大決戰中求得一線生機?武誌強認為,核心還是產品力。以理想汽車為例,其抓住了國人家庭出行對空間和舒適性需求的切入點,找準賽道,將「冰箱、彩電、大沙發」打造車高端車的標配,在豪華車市場打破多年來BBA壟斷的格局,既有能力起價又有能力上量因此率先在造車新勢力中殺出重圍。

劉博也認為,進入決賽圈的車企格局會相對穩定,不會再有車企極大地扭轉局面,除非技術的重大突破,更不會有新品牌憑空入局。各車企拼的是產品力、是終端價格也包括市場行銷能力。不得不說,盡管汽車行業的本質商業邏輯沒有改變,但小米、華為等跨界玩家的入局,其鮮明的互聯網思維和另類玩法,著實讓汽車行業的大決戰更加激烈了。

喜歡請點亮分享、點贊、在看

給小編加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