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特斯拉Model S Plaid四門轎車做到世界最小風阻,是否說明傳統兩門跑車外形失去了效能上的意義?

2021-06-13汽車

這是完全兩碼事

單純降低風阻系數並不難,甚至非常簡單。但沒意義。

車體動態最佳化的極端就是整車只有400Kg的品質,但跑起來有1800Kg的下壓力把車胎按在地上。

aerodynamic設計是利用空氣動力,風阻系數只是其中的一個套用方向,甚至只是個副產品。也只有電動車才會致力於更低的風阻系數。這個純粹是為了高速和續航。

一般來說民用車運動車,追求的是設計速度範圍內0升力,也就是不應該跑快了車身損失下壓力,賽車才是追求利用空氣動力白嫖下壓力。所以正確的設計下,是減少風阻形成亂流白白耗散車體動能,盡量將風阻轉化成對車體下壓,讓氣流以期待的方式流過車身。當你把玩氣流的時候,你的風阻系數一定是增加的。

做到0升力車身,合理的車體比例下風阻系數最佳化的極限也就0.22 0.23。比這再小意味著大機率損失下壓力,或者說是只是抑制升力而不是0升力,所以意義並不大。使用小截面長車體,車高是被乘員艙卡死的,減小輪距和車寬是完全不符合動態效能最佳化的。

電動車沒有撞風面散熱的限制,可以做平滑是封閉前臉,車身品質分布可以得到更低的重心,雖然整車品質增加,輕輕松松2t多,但輪距並沒有相應加寬。所以0.208並不是什麽深層次的技術突破,能做到的廠其實很多,Nissan 大眾想做都能做到,只是需不需要或者有沒有意義,是得根據車型來確定的。

新勢力造車花哨的細節創新很多,像串流媒體後視鏡,隱藏門把手,非圓形方向盤,取消儀表盤之類的,但這些細節能穩定延續了快一百年,並不是因為技術上不能提升,而是已經處在一個可靠性和安全性都高度最佳化的狀態。這不是因為之前的汽車工程師都是傻子,想不到這些,這次玩意兒以往概念車上出現次數很多,不用是有原因的。追求超低風阻系數同樣也是如此,車身品質這麽重,如果影響車輛跑高速的下壓力,以至於產生嚴重的操控順從性風險,那麽這個意義就真的是負最佳化了。

多觀望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多的數據公布,不用急著歡呼或者覺得很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