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不互懟的釋出會,更顯格局與實力

2024-07-27汽車

最近汽車圈內風氣不太好,品牌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行銷手段也愈加激進,甚至刀光劍影和互懟拉踩都成為了司空見慣的現象,話題性、關註度、傳播度確實上來了,但不能否認的是,整個汽車圈的戾氣越來越重。

反倒是7月25號晚上,在比亞迪宋L DM-i與2025款宋PLUS DM-i雙車上市釋出會上,倒是難得的出現了友好的一幕。產品上,宋L DM-i與2025款宋PLUS DM-i不僅開創了SUV油耗3時代,雙車同為13.58萬元起售的價格也彰顯了比亞迪推動技術普惠的決心,新能源將加速替代燃油;

更有意思的是在行銷上,釋出會裏比亞迪並沒有被當前的「互懟流量」裹挾,而是選擇向競爭對手展示善意的態度,不僅在釋出會前幾個小時透過官微上與同日上市的深藍S07來了一波互動,還在釋出會的正式流程上致敬長城汽車在2013年-2021年連續9年拿下SUV市場銷量冠軍,稱贊長城以一己之力守護了中國SUV的「長城。」

而回顧中國轎車市場的發展,吉利帝豪作為第一個進入家轎市場並穩定進入銷量前十的車型,比亞迪在釋出現場對其也不吝贊美之詞。包括近兩年來兵家必爭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同樣也在釋出會上不吝筆墨地大肆贊揚了奇瑞、長安、廣汽等等汽車品牌的增長勢頭,稱中國汽車共同覆寫了市場格局。

說實話,比亞迪在釋出會公開給競爭對手聲援,其格局之大,可能是完全出乎你意料的,因為就以長城和吉利為例,這兩家車企,近一年可是沒少陰陽怪氣過比亞迪。

例如今年6月份的哈弗H6釋出會上,長城大費篇章點名「某企業」,說他們卷價格、技術造假、品質堪憂,盡管不直接點名,但骨子裏卻透著要把「某企業」踩死的心,或許他們認為,比亞迪在規模化後降低成本讓利消費者,是一件壞事。說來也搞笑,早些時間,長城釋出會上還喊著「南有比亞迪,北有新長城」的口號,這難道是在發現無法在新能源領域追趕後,開始破罐子破摔了?

同樣的,去年比亞迪釋出易四方四輪獨立電機和雲輦底盤技術後,吉利也在釋出會上暗諷「會跳舞、會轉圈的炫技沒有高價值的獲得感」,卻忘記了自家極氪001 FR在釋出會上也表演了一把原地轉圈,或許這功能只有在他們家身上有價值感吧;而在今年5月,比亞迪剛釋出了全球量產最高熱效率發動機,吉利陰陽說自家的發動機才是全球最高熱效率,結果立馬打臉吉利拿出的只是未量產發動機,徒增笑柄。

其實我能夠理解這種曾經銷量遙遙領先,如今被趕超後的心態,舒適區被他人打破,並且短時間內沒有追上的可能性,這種形勢確實不好受。比亞迪爽文般的逆襲人生,的確是引起了不少友商的不爽,所以傳播上對比亞迪的陰陽怪氣更是屢見不鮮,但比亞迪頂多是對不實的訊息做出自辯,從不主動「懟友商」。

正如吳孟達先生曾替周星馳說過的一句辯解:「你只見過別人說他這樣、說他那樣,什麽時候見過他說過別人不好?」

釋出會上,比亞迪執行副總裁、乘用車COO何誌奇在釋出會上說了這樣一句話:「好的產品和技術天然內建流量,我們的技術,就是最大的網紅,我們的參數,就是最好的金句!何總的這句話對比起部份友商在釋出會上大篇幅陰陽比亞迪,反而忽略自家產品本身的現象更是高下立判,要知道拉踩的行銷手法不僅源自自身底氣不足,更是舍本琢末的體現。回顧兩個月前,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首次釋出,覆寫了全球汽車能耗史,引起全球熱議和大量自發實測更是驗證了何總說的:「技術就是最好的流量。」

從刀片電池、DM技術、到易四方、雲輦、璇璣架構,這些比亞迪花了無數心血和成本所帶來的全球首創技術,都給使用者帶來了極致體驗,也同樣收獲到了無數的熱議話題,正是對技術的執著與投入,才讓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倘若比亞迪也跟友商一樣煞費苦心摸黑拉踩,又何談進步呢?需知抹黑拉踩的手段是無法提升自己的,甚至會引來流量反噬,君不見這場釋出會過後,大家都對比亞迪包容的態度表示了高度的贊揚。

比亞迪不僅不屑於對友商做黑料傳播,甚至還多次在公開場合號召中國汽車要團結起來,走出海外。例如在去年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上,王傳福先生不僅公開提倡「在一起才是中國車」,還在釋出會門口擺出多家友商競品,大氣到把中間C位都讓給友商,比亞迪的這些舉措,其實只是想向世界證明:不管是比亞迪還是其它友商,中國汽車品牌必將在全球汽車工業變革中註入中國汽車的力量。

因此,不僅是在傳播上號召中國汽車品牌團結起來,比亞迪在自身產品上也一直踐行著這個目標。自2022年初比亞迪宣布徹底停產純燃油汽車開始,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一改多年來我們在自家土地上被合資汽車壓著打的現象,秦PLUS的推出改變了合資品牌在緊湊級家轎市場稱雄多年的局面,秦L和海豹06的上市更是開始撬動合資品牌中級轎車市場的護城河,而7月25日宋L DM-i和2025款宋PLUS DM-i的上市,借由DM 5.0的技術,讓這兩台車百公裏油耗低至3.9L(NEDC工況),一舉顛覆了中級SUV「大而費油」形象,對合資中級SUV形成正面打擊。

而這些,都是建立比亞迪超過10萬名技術人員和1400億元的研發投入而來,絕不是某些暗戳戳給友商下絆子能得到的成績。

寫在最後

在汽車圈充滿戾氣的當下,比亞迪不僅沒有選擇抹黑對手來拉升自己,還極其大度的稱贊競爭對手守護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這一舉動無疑讓人感受到了一種開放、自信和包容的企業文化,這與當前汽車圈內的普遍抹黑拉踩現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強者從不害怕競爭、優秀的人也總是惺惺相惜,不同的中國汽車品牌不應該成為敵人。而比亞迪的目標也從來只有一個,那就是團結起來,借助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勢,實作中國汽車人近百年來的汽車強國夢。至於圈內的這種互懟和內耗,實在於進步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