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國內汽車均價 18.2 萬元,2019 年至今上漲 3.1 萬元,價格戰持續近兩年,為何車價逐年走高?

2024-10-18汽車

汽車降價和均價上漲其實是兩件事兒。

汽車降價的根本原因是競爭加劇,不具有足夠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自然會持續降價;而均價的核心關聯因素則是經濟發展水平,均價上漲說明的其實是消費升級。

和價格相關的還有另一個數據,市場規模。

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00萬輛,乘用車2144萬,商用車432萬。2023年這三個數位分別是,3009萬,2606萬和403萬,商用車銷量變化不大,乘用車銷量持續增長。

你說這是消費降級麽?

哪有消費降級的同時,量價齊飛的?

實際上,這個還不是全部數據,還有另一個數據,二手車,2023年,中國市場二手車交易量是1841萬台,而2019年這個數位是1492萬輛,二手車還增長了350萬輛。

也就是說,從2019-2023年,四年的時間,中國汽車市場實際的銷量增量是800萬輛。

你說,買車的人更多了,買更貴的車了,這不是消費升級是什麽?


中國的經濟增速的確在放緩,這是客觀事實,但,經濟增速只是放緩,不是停滯或者下滑,放緩的增長也是增長。

那麽,經濟增長必然會帶動消費升級,這才是客觀事實。

實際上,我們看另一個數位更能夠理解這件事兒。

2019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23年,這個數位是39218,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和汽車均價的增長是相匹配的。

實際上,這一波的消費升級要比汽車均價的提升更大,因為激進的產品升級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所帶來的價格戰。

或者更簡單點,在2019年,15萬均價上可以買到什麽樣的車?

是合資汽車的A級車,或者國產車裏面的B級車。

但到了24年,18萬的均價上,B級車隨便挑,我們甚至可以買到B級的中型SUV了,日產天籟甚至把新車官方價打到了12萬。

那麽,是19年的消費者更喜歡小空間的車麽?

顯然不是。


經濟發展水平才是行業平均購買力最關鍵的標尺,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整個市場的市場結構,當然,嗅覺靈敏的廠商也必然會做對應的調整。

在我更熟悉的手機市場,這個其實更明顯一些。

14年的時候,小米憑借紅米大爆發,vivo&OPPO全力發展S和R系列,甚至於直接砍掉了旗艦的Xplay和Find系列。

但到了24年,小米的核心產品是小米數位系列,OV同樣在全力沖高端,為什麽?

一個很關鍵的理由是市場結構的極速變化。

14年,中國市場1000-以下的智慧機銷量市場占比超過了50%,而到了23年,這個數位只剩下5%了。所以你看,哪怕是小米,紅米數位系列已經不怎麽更新了,紅米Note系列的核心產品也已經提升到了Note Pro,起售價在1500以上。

而蘋果,雖然起售價依然是5000+,但主力銷售產品已經從當年的5000+變成了而今8000起售的Pro,尤其是Pro Max了。

市場變了。

汽車其實同樣如此,現在各家核心競爭的是15-40萬價位,20-30萬成為了競爭最激烈的市場,各家的主力產品基本都分布在這個區間裏。

15萬以下,其實沒什麽正經產品了,各家其實也不太願意花大力氣去做,所以類似小鵬Mona M03才能大爆發。


市場的東西一定要回歸市場去解讀,一定要跳脫出產品和技術的層面,去從宏觀經濟的角度去把握。

所謂的技術和產品發展倒逼使用者加價是扯淡的,經濟水平不夠,你的高價產品做得再好,均價也是上不去的。

難道2019年之前,使用者更喜歡A級車麽?

難道從A級車到B級車的體驗提升還沒有加入空懸的變化大麽?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