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軍車走的那個路況,有時候陷車了,要多撓幾下,手動擋連續撓5分鐘沒問題(只要不是一直半聯動,會燒離合器片,即使燒了離合片也無所謂,拆開換一套新的。而變速箱本身不會出問題),自動擋撓不了一分鐘就可能過熱停工。AT能撐的時間長一點,DCT/DSG撐不了太久,CVT就更別提了。
這一條有人不服,有條件的開一台AT波箱的越野車去試試,沒有條件的,麻煩多去看看越野車重度越野的視訊,或者百度一下,關鍵詞: AT 過熱。所以呢,AT波箱撓的時間長了沒上去就需要消停一段時間,讓波箱降降溫。我怎麽知道的?因為我曾經開著一台接近三十萬的愛信AT箱子四驅SUV上礦山,因為下雪路滑撓了一會兒,儀表盤提示過熱。後來當地村委會組織人員來幫忙推上去的。幹式雙離合更菜,最愛過熱的就是它,完全不適合越野。
2、軍車作為特種車輛,有時候需要超出標定負荷很多重量行駛,手動擋可以承受大扭矩,而同檔次的自動擋承受不了。自動擋的可承受上限比手動擋低很多。如果一個自動擋要承受巨大的扭矩,需要在材料方面下大功夫,那價格可就蹭蹭上去了。
以前的百噸王大家聽說過沒?就是標稱承載30噸的車,楞是拉了八九十噸甚至更多,被戲稱為百噸王。那個時候中國的變速箱是被卡脖子的,手動箱可以國內制造,加上變矩器,也可以承受很大的扭矩。但可承受相同扭矩的自動箱只能依賴進口且價格高昂。
比如某款用來拉東風飛彈的飛彈車,最大自重量55T,陜汽特種車輛sx-4320重型牽引車,采用的就是16個擋位的采埃孚ZF16S221手動擋加WSK400液力變矩器。東風飛彈的長度為16.5公尺,直徑為2.78公尺,重量為63.5噸左右,加上車輛自重就是一百多噸了。價格高達上千萬一台。
還有,手動擋是硬連線,再加上司機操控得好的話,動力傳輸是損失最小的,可以達到90%以上。所有自動擋,動力從發動機到變速箱再到車輪,傳輸效率是80%左右,比手動擋低。雙離合的傳輸效率算是自動擋裏不錯的了,但仍然比不過手動擋。幹式>濕式>AT>CVT。如果動力傳輸效率高,可以節省很多燃油。
3、自動擋普遍成本要比手動擋高,一台1萬--3萬的成本溢位,全國那麽多台軍車,全部換成自動擋,要多花多少錢?
4、手動擋永遠是可靠性最高的,維修保養也是最容易的。手動箱只要不是故意去搞壞它,開個上百萬公裏都沒有問題。但自動擋開二十萬公裏以後就要經常維護保養,能開上五十萬公裏簡直是燒高香。如果變速箱徹底壞了,手動擋的直接換新的就行。而自動擋的就需要更換後再經過精心調校,否則開起來很不穩定。
5、手動擋還有個自動擋沒有的技能,就是在電瓶虧電無法啟動時,手擋可以推著火或者溜著火。重型汽車的話,可以用另一台汽車用牽引繩來牽引啟動。而自動擋遇到這種情況只能搭電或者換電瓶。
最後:軍車並不都是手動擋,高級軍車有很多自動擋的,比如軍官的配車,我們常見的BJ80,2016年以後就不再生產手動擋了,不是6AT就是8AT。另外還有長城坦克300/坦克500/東風猛士之類的。選擇AT,也是因為AT是目前最可靠穩定的自動擋(別跟我說保時捷的PDK,那玩意不是給普通車用的)。雙離合不行,CVT更不行。
另外,現在很多坦克、裝甲車等作戰、特種車輛也都是自動擋了。越野卡車、運輸車也有部份是自動擋的。比如搭載DF-41飛彈的運輸發射車,泰安航天特種車公司制造,型號為HTF5980,則用的是自動擋。這些作戰車輛本來就是吃錢的,要的就是便捷,戰場上時機瞬息萬變,手動掛擋操作太繁瑣,尤其是不小心熄火了更是要命。所以此類車輛會不計成本,這些裝備上的自動擋變速箱,材料特性優異,尺寸巨大,一套可能都要十幾萬,都是有使用壽命的,到了一定的年限、裏程必須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