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在冬季的使用問題一直是消費者關註的話題,尤其在極寒天氣下,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更是一項考驗。
前不久,廣汽豐田智慧電混雙擎車型的鋒蘭達和漢蘭達,和埃安V在中汽中心極限檢驗中心牙克石高寒測試基地進行了中汽試煉場冷冬專項,實測模擬還原了目前消費者迫切關註的新能源汽車冬季使用的問題,車輛先後經歷了低溫冷啟動、低溫道路下的零百加速測試、冰雪NOA、ACC、低溫續航、低溫快充、空調升溫、自動泊車全維度測試。三輛車憑借自身優勢,各有側重地完成這一系列的實測。
本次實測,車輛會在室外靜置10-12h,模擬真實的用車場景,在此基礎進行動力加速測試及長續航測試,以此來驗證車輛在極寒環境中的動力表現、油耗表現及續航達成。
經過7天每晚10小時在-33℃~-19℃的戶外浸車,鋒蘭達和漢蘭達沒有出現啟動電池虧電,動力系統故障等問題,兩車透過動力電池供電瞬間啟動車輛,相較傳統燃油車12V鉛蓄電池透過起動機拖動發動機,低溫浸車後需要幾秒響應時間,雙擎系統實作的低溫啟動瞬間具有天然優勢,在極寒環境下,依舊具有優秀的低溫適應能力,其穩定性、可靠性表現出色。
冬季降雪環境下,道路狀況瞬息萬變,埃安V的智慧駕駛輔助系統依托高分辨率公釐波雷達與高畫質網路攝影機融合感知方案,實作全方位路況監測。在降雪環境下,面對前方靜止車輛,其自動緊急制軔系統迅速且精準地計算制軔距離,成功實作主動剎停,完美透過測試。這一卓越表現得益於其強大的芯片算力,能在極寒環境下快速處理海量傳感器數據,確保駕駛安全,讓駕駛者在雪天行車時盡享安心。
積雪掩埋車位線的棘手場景下,埃安V的自動泊車功能大顯身手。其配備的全景影像系統與智慧車位辨識演算法,透過多個網路攝影機采集車輛周邊影像資訊,經演算法深度分析,迅速釘選積雪下的車位線。啟動車位搜尋功能後,車輛依據環境數據精準規劃泊車路徑,實作精準泊入。無論是狹小空間還是復雜雪後環境,埃安V都能憑借這一智慧配置,為駕駛者化解停車難題,帶來便捷體驗。
而廣汽豐田智慧電混雙擎車型鋒蘭達和漢蘭達的全速域電混驅動技術,使得在任何工況下都有電機參與,帶來強勁的電動化行駛效能。同時,油電智慧化無縫協同,動力按需分配,充分滿足駕駛者的加速需要,也可以給駕駛者帶來媲美電車的駕駛體驗。在極寒的環境下,智慧電混雙擎系統電機和發動機的工作表現穩定,也未出現故障等問題,具有更好的耐寒能力,能更好地滿足北方冬季寒冷環境下的用車需求。
最後的續航能耗實測,鋒蘭達和漢蘭達兩款智慧電混雙擎車型由中汽中心極限檢驗中心牙克石高寒測試基地出發,途經大興安嶺,到達中國最北方的漠河北極村。此次綜合續航能耗實測的路況模擬真實場景用車路況,涵蓋山路、國道、省道、城市路、高速路,更加真實有效地測試出東北極寒地區車輛的續航能耗水平。
在車輛裝載了雪地胎,同時行駛在山路、國道、省道、城市路、高速路以及很多都被積雪覆蓋的綜合工況道路上,超過一半行駛時間氣溫低於-20℃,最低溫度低於-30℃,油耗漲幅在30%以內,都是不錯的水平。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技術在極寒環境下對續航裏程的影響相對較小是非常大的優勢。也就是無論常溫和低溫狀態,廣汽豐田智慧電混雙擎系統耐寒效能更好,適應力更好,同樣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不易出現車輛品質問題,在北方冬季出行的普適性也會更高。
而低溫電耗測試中,基於GEP 2.0純電平台打造的埃安V在冬季低溫綜合工況下,憑借高效能的「三合一」電驅系統與能量回收技術,實作出色電耗控制。其電驅系統采用先進的永磁同步電機與高效變速器整合設計,最佳化動力輸出效率;能量回收系統可在車輛減速或制軔時,智慧回收動能並轉化為電能儲存,並透過采用低能耗的熱泵空調系統,有效提升續航表現。經測試,其低溫電耗僅為30kWh/100km,在保障動力效能的同時,有效抵禦低溫對續航的侵蝕,確保續航裏程穩定可靠,讓使用者冬季出行無憂。
上述車型在中汽試煉場中的卓越表現,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領域深耕細作的成果結晶,為消費者開啟了冬季無憂出行的新能源時代。相信在未來,將繼續引領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潮流,為使用者帶來更多超越期待的駕駛體驗,成為消費者追求綠色、智慧出行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