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為什麽插電混動要向增程混動的方向前進演化,增程車該具備什麽特征?

2024-07-28汽車

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增程好還是混動好,為何中、高端車普遍用增程技術?

關於這個話題可以做總結了,因為客觀事實正是中、高端車普遍采用增程混動技術;比如理想汽車、問界汽車、哪咤汽車、零跑汽車、嵐圖汽車、猛士汽車、仰望汽車,以及熱度非常之高的小米汽車和極氪汽車也規劃有增程車型。而普通插電混動技術則主要套用於比亞迪、吉利、長安、哈弗等品牌,主力車型多為售價15萬元以內的轎車或SUV。

最理想的驅動技術總是先套用於高端車,隨後在逐級下沈,增程技術也不例外;目前已下沈至15萬元左右的深藍、啟源、零跑等品牌的主流車型套用,預計到2025年即可覆蓋到10萬元左右的汽車市場。

所以現在無需討論哪種技術更好,而是要找出混動向增程前進演化的原因,以及增程車該具備的明顯特征。

偏向油好還是偏向電好

另一個問題:

為何統計數據曾顯示超80%的插電混動汽車*(含增程車)使用者只要能充電就不去加油呢?

在充電站裏總能看到一些純電裏程不夠長的插電混動車在與純電動車搶充電樁,每逢出行高峰期的時候都會因為搶樁而產生矛盾和爭論;然而原因並不難解讀且這種現象不會消失,因為充電行駛的成本是很低的,是遠低於用混動模式的哦。

一台真實的家用混動汽車的平均油耗會在5L/100km左右,那麽即便按照7元/1L的油價來計算,其百公裏開支也需要35元上下。而充電的最低單價不過是0.35元上下,公共充電樁的平均單價可低至0.8元上下——按照0.8元的標準計算,同一台車的平均耗電量可以在15kWh的節點上波動,費用就是百公裏12元——充電行駛省下了23元!標準超過許多人的時薪。

如果按照新能源汽車家用專用表的谷電單價計算的話,最多可以省下接近30元。

現在回頭再想第二節小標題的問題,結論則為:

插電混動車偏向用電更好,一定比偏向用油更好。

而插電混動汽車的驅動模式往往具備燃油車的明顯特征,比如橫置發動機、混動變速器和對應的前置前驅;並且其動力電池組的容量往往不夠大,通勤半徑稍大就需要用混動模式——也就是需要用油!而增程混動汽車的基礎是純電動汽車平台,是在其基礎之上增加增程器,驅動系統所具備的是電動汽車的特征,所以在駕駛體驗和續航裏程的特點上更貼近使用者需求。

增程車應當有大容量電池組

不論是理想、問界、嵐圖、零跑,還是其他品牌的增程車,其動力電池組的容量總是比較大的。

與大容量電池組對應的是足夠長的純電續航裏程,其標準低則150公裏左右,高則超過200公裏;如果用CLTC工況測試數值的話,零跑汽車等品牌的增程車擁有300公裏的純電續航裏程!而純電動汽車標註的續航裏程用的正是CLTC工況測試值!所以這些車具備的是和同級或價格較低的純電動汽車相當的續航裏程。

於是這些車在日常用車過程中則可以極少的啟動發動機,整體用車習慣是偏向用電的,綜合用車成本會更低;並且更能體現出馬達NVH(噪音/振動/聲振粗糙度)的優勢。同時再沒有「換擋平順性」相關的話題,而插電混動汽車還在爭論用幾擋混動DHT更平順。

綜上所述,插電混動的相關技術話題主要是「如何省油」「如何平順」,這是燃油車使用者更為關心的話題;不過這個話題在「油電轉型」的過程中更有延續性,能讓新能源汽車缺乏用車經驗的燃油車使用者產生親切感,所以這些車的銷量反倒更高。但隨著插電混動汽車使用者的不斷增加,過程中必然會有非常多的使用者逐步發現短純電裏程給用車帶來的諸多煩惱,屆時插電混動汽車的評價則會兩級反轉。

反之,具備電動汽車特征,擁有大容量動力電池組的插電增程混動汽車的主要技術話題是「智慧」或「智駕」;驅動系統已經完全不用操心或關心,因其真正做到了偏向用電,貼合使用者需求,所以沒有再討論的必要性。

此時的增程車則將全面取代普通插混車。

曾經的增程車價格高主要是因為動力電池的制造成本高,現在已經不高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