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留安全車距老是被人超車怎麽辦?

2017-11-28汽車

如果他人超車會導致你踩出急剎車,說明你的車距就不是安全車距。

這裏有一些很簡便的方法,幫助你判斷清楚,安全的車距究竟要留出多少,供你參考:

你不妨將你和前車之間的距離,想象成一支空氣懸架。你除了決定這支懸架的行程以外,還需要決定這支懸架的剛度。總而言之,你的目標就是:

1. 讓它永遠都不要打底。每當行程減半,你的懸架剛度就要加倍,也就是說,一旦你選擇了更近的車距,剎車就要相應地更加迅猛。於是你也就更容易同前車進入膽小鬼賽局,進入一個剎車還是油門的高頻遲疑當中。

2. 讓它的的緩沖盡可能是舒適的。也就是說,每一份被壓縮的行程,轉化為的加速度,都要越小越好。或者換個說法,用10秒的時間去化解一份沖擊,總要好過用0.1秒時間,去化解一份沖擊。前者是屁股落在沙發上,後者就是坐跳樓機了。

3. 讓你的緩沖盡可能是有預謀的,而不是被迫承受一個突如其來的沖擊。也就是說,你要遠在使得車距改變的因素到來之前,就預見到它的改變趨勢,就比如說,你知道更遠的車剎車了,但你前方的車還在勻速行駛中,於是你就可以更早開始剎車,也就可以剎得更淺了。

4. 在保證以上所有指標良好的情況下,你的剎車次數要盡可能給得少。反映到你的駕駛上,就是你的腳在油門和剎車之間的搖擺,要盡可能地少。或者如果你采用單踏板操作,你的油門踏板升到頂的次數,要盡可能地少。

5. 在可能的情況下,你需要指揮你的前車和後車,讓他們的行為具有更大的確定性,於是你的指標就有可能進一步變好,固然,懸架是指揮不了路上的石子的。但是你的駕駛行為,是可以指揮你身邊其他人的。就比如說,後車出現了一個超車征兆,你不論是縮短車距讓它死心,還是拉開車距歡迎它超,對方都會被你的行為所牽引,進而做出下一步決定。

以上的5點,你每多做到一條,你的行駛品質就會有質的提升。

具體該怎麽實作這些指標呢?其實不難。你只需要像最笨的機器學習軟體一樣,自己每被逼出一腳急剎車,就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車距留太少了,沖擊的響應做得過遲了,對征兆的預判沒有做到位,對於其他車的動態缺乏主動幹預。

如果你後面幾個指標不能一下子做的很好,那麽最簡單地,你就不斷地把車距加大,無腦地加大,放進來無數輛車也無妨。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去學習如何判斷征兆,如何把前車的剎車動作改小,如何根據路況選擇加速還是滑行。

等到你把後面的指標改善得差不多了,這時候,你就可以適當地把車距收緊,讓這些超車行為對你的行駛節奏的破壞,變得更少一些了。

總而言之,路上發生的 任何變故 ,都是你對你的車距,你的行駛策略方面的一種指示,將這個變故 對你造成的影響 改小的策略,是一定存在的,就如同各種不動點定理所指示的那樣,即便是一個亂成一團的局面,也必然有一些點,是穩坐釣魚船,一路上幾乎平穩滑行,不踩剎車的。你就要去做那個點。也就是代表群體行為期望值的,那個準確判斷出均線所在,並且始終穩穩咬住它的,那個數據點。

當你理解了這個事情的邏輯之後,你能夠做出改善的,就不僅僅是駕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