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這是個蜜汁操作,因為在周邊國家沒有禁摩的。南韓倒是不讓摩托車上高速,但也不禁摩。
特別是你去東南亞國家旅遊過,什麽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你就會發現他們的摩托車保有量驚人,幾乎人手一部,因為這玩意兒真方便啊,油耗低,可載物,好停車,不堵車,價格便宜。比如這裏落地三萬的雅馬哈nmax155,在東南亞國家也就一萬多塊錢。
中國台灣省也是到處都是摩托車,台北市都不禁,路權分牌照不同而不同,紅牌,黃牌,白牌,按排量大小劃分。最爽的環島交通工具就是踏板車了。整個光陽300排量左右的中大型踏板,帶著狗和帳篷環島,甭提有多爽了。
我覺得中國禁摩主要是這幾個方面。
一,現在不光禁摩,有些地方也禁電瓶車,電摩。我猜是因為要扶持其它大件交通工具的銷量。特別是現在大力補貼扶持的新能源汽車。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了。比如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標準,讓油車,不管是汽油車還是摩托車的動力特定都變得越來越垃圾。並且還不見得有多環保。
但問題是電動汽車這個玩意,我先不說環保問題,真的環保嗎?就說這個二手車價值,你去二手車市場看看國產新能源的剩余價值,很多一兩年的車就對半砍的。買新車還真不如買二手。
第二可能是因為制定規則的人看不得摩托車在他們面前亂串,竟然比他坐車的速度還快,還方便,覺得礙眼。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因素,因為我自己多次坐過一些這些人的車,普遍的對摩托車都沒有好感,就是覺得這玩意兒廉價又嘚瑟,刺啦一下子就從他眼前串過去了,比他幾十上百萬的車麻溜多了。覺得心理不平衡了。你覺得是笑話吧?
第三就是摩托車的養護成本很難再創造價值,也很難管理。比如保險,年審,很多摩托車買回來除了第一年上牌買了交強險,此後就脫保了,而且也不去年審,保養就是換換機油,濾芯啥的。不花幾個錢。也管也沒法管,摩托車太多,串的太靈活,它跑了你還不敢逮它。確實在這方面不給地方創造經濟價值,摩托車出的車禍,因為自己沒保險,盡是給執法機關出難題。
治安問題倒不是主要的,這只是官方諸多不滿當中的一個小問題,以前說某些地方禁摩是因為搶包,但不禁摩的城市也有啊,不也就這麽過來了嗎。治安主要還是跟經濟和就業有關嘛。
其實摩托車產業也是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和商業價值的,只是這玩意太耐用了,價值相比之下也比較低,所以不如投入新能源產業政策對賬面數據的影響好看。要的就是一個快速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