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白妆胭脂荷花颜,黛眉轻蹙惹人怜!西汉女子妆容,不输现代

2024-10-16女人

西汉时期,道家的「黄老之学」里自然无为的思想对女性审美影响很大。而且那时候倡导一种开放、积极又重实践的「大美」气象,所以女性在妆容修饰上大体是比较简约素朴的,风格清新淡雅,追求自然之趣。

西汉后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新儒学体系慢慢成了汉代社会的统治思想。在妆容修饰方面,一是提倡有节制地修饰,把妆饰和修身养性联系起来。

其二呢,在理论上确定了女性得全面依附男性这种关系,这就使得女性的妆饰很快就变成追求娇弱和纤柔了。

这道和儒的两种倾向,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耕文化里汉族女性主流妆容的审美标准。

【西汉女子妆容:由简约素朴走向大气磅礴】

在汉代,影响女性审美观的核心思想有早期道家的「黄老之学」,还有中期之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不过对西汉早中期影响最大的是「黄老之学」。

汉初的时候,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各家思想都能包容。这时候,以「事少而功多」为追求目标的「黄老之学」就正好符合这种社会需求了。

「黄老之学」重点发展尊崇自然、以无为本的思想,还倡导一种开放、积极、务实的「大美」气象,这对当时女性妆容审美有着深远影响。

汉初的时候经济很不景气,物资也比较缺。所以呢,西汉时期女性化妆整体上比较简约、朴素,妆容清新淡雅,追求自然的趣味,重点展现的是女子那种本真的美。

就像洛阳出土的西汉彩绘陶俑头,眉毛长长的弯弯的,嘴像樱桃那么小,发型也很低调含蓄,这就是这种风格。

在汉代那些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里,关于妆容的描写特别少。

不过,在史籍里那些零零散散有关妆容的记载中,像清水出芙蓉一样淡雅的妆面一直都是社会的主流。就像汉初的卓文君,她就是一个很有眉间天然色的美人。

【西京杂记】里写着:「文君长得好看,眉毛的颜色就像远远的山一样。」

山眉呢,实际上就是一种眉形,这种眉形会保留纯天然的眉峰。

天生的眉毛大多有眉峰,为啥叫眉峰呢?就是因为眉尾凸起,就像山峰的样子。

好多女子修眉的时候,都喜欢把眉峰弄掉,特意修成弯弯的蛾眉的样子。蛾眉确实有那种纤细柔弱、窈窕的美,可这么修眉就失去了眉毛原本的样子。

眉峰的天然眉形保留着,才有望远山那般的意境,天然趣味里还透着一种英姿呢。

汉代卓文君的远山眉跟这应该差不多,就是林美人的眉色稍微重一点,卓文君可能眉色淡一些。所以看起来就像望着远山似的,模模糊糊的但又有棱有角,这和卓文君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独立性格很配呢。

在汉代出土的汉俑和壁画里,常常能看到留有眉峰、眉形像山一样的女子。

对天趣之美的追求,在宫中妃嫔身上也有体现。

汉伶玄写的【赵飞燕外传】里就有对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妆容的描述:

合德刚洗完澡,用九曲沉水香涂膏。她把头发卷起来,这种发型叫新髻;她画的眉毛很细很淡,叫做远山黛;她涂了淡淡的口红,这被叫做慵来妆。

这儿的「慵来妆」呢,就是一种能体现美人刚洗完澡,浑身香喷喷的,还透着一点慵懒美感的淡妆。

汉代经典地描述了女子淡妆之美:薄施些朱粉,轻轻画下双眉,鬓发蓬松还带着微卷,慵懒之中透着天然的风流与性感。

「黄老之学」除了尊崇自然,追逐天然趣味之美以外,还倡导一种开放、积极且具实践性的「大美」或者「壮美」气象。

在先秦的时候,汉民族就老是觉得大的东西美,到了秦汉时期,这种审美习惯也延续了下来。

【淮南子】,也叫【淮南鸿烈】,这部著作最能体现「黄老之学」的思想。

看这书名,我们就能知道,这本书基本思想是以「大」为美呢。它提倡「大」,目的是塑造一种具有时代性的「大美」人格,也就是「大丈夫」。

这个「大丈夫」人格是充满生命力的,属于事功型、实践型的「大美」人格,也是「大道」在人格上的一种体现。

这就是汉代社会精神的核心所在,从这里面我们能体会到汉初整个社会积极向上的时代氛围。只要看看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大赋的创作就能察觉到这点,这种时代精神肯定会对汉代女性妆容审美有着深远的影响。

谢承的【后汉书】中记载着一则长安民谚:

城里的人喜欢梳高高的发髻,那四面八方的人梳的发髻就高达一尺;城里的人喜欢画宽阔的眉毛,那四面八方的人画的眉毛就宽到快占半个额头了;城里的人喜欢穿大袖子的衣服,那四面八方的人做袖子就用整整一匹布帛。

在汉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和出土文物里,都能看到人们对长眉、广眉、阔眉的喜爱。

这种审美在西汉后期就开始流行了,到东汉的时候,在女性群体里广泛传开,把中国女性的审美带到了另一种境界。

西汉民间普遍流行的垂髻,是与素朴妆容相搭配的女子发型。

垂髻呢,就是把头发向下梳,梳好之后垂在脑袋后面的一种发式。

汉代的垂髻呢,通常是正面中分的,有一些在两侧发内会稍微垫高一点,这样能让头型看起来更饱满些。

束系得很完整的垂髻被叫做「椎髻」;还有些垂髻呢,会从髻里分出一绺头发来,朝着一边垂下去,随风飘着,让人感觉发髻是松散的,这就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堕马髻」。

垂髻相对简约大气,而且不太方便插戴首饰,因此西汉时期的头饰整体也较为简约。

有一种最具时代特征的发饰叫「擿」。这发饰扁平又细长,一端有细密的长齿,是用竹木、骨角、象牙或者玳瑁做的。它质地不够硬,在东汉的时候,女子的发髻从垂髻变成了高髻,它撑不住高髻,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被发钗取代了。

西汉女子淡妆低调,发髻下垂,体态略显含胸佝偻,姿态很低调,这和西汉曲裾袍的腰带系在臀部或者臀部以下是有关联的。因为这样,在西汉早中期的时候,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看起来都是上半身长、下半身短,上半身丰满、下半身单薄的样子。

学者池文汇研究发现,西汉的时候推崇「长上短下」的服饰审美文化,可能是因为当时觉得这种体型代表着威仪和贵相。

古人穿上正式的衣服后,有个标准的姿势,那就是双手缩在袖子里,交叠着放在身前。

从文物来看,有这一姿势的时候,两个袖子都在衣带前面挡着,这可能是礼仪规定的。

那时候服装的腰线低,得把肩膀放低,再弯下腰,才能有这样的姿态。所以西汉早中期女子的精神气质,在简约朴素里还透着点低调和含蓄。

西汉晚期起,腰带的位置很快就变高了,这时候人的身材比例开始变成上半身短、下半身长的样子,人的精神气质也从质朴含蓄变得舒展又飘逸了。

【东汉女子妆容:阳尊阴卑思想下的柔弱与纤秀之美】

西汉中后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新儒学体系慢慢成了汉代社会的统治思想。黄老之学里自然无为的思想渐渐被淡化,从这时起,中国女性就开始了在儒家礼教束缚下漫长的生活。

儒家在妆容方面的影响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提倡有节制地进行修饰,把妆容修饰和修身养性联系起来。儒家对妆饰的看法跟道家不同,道家讲究「法天贵真」,欣赏「大巧若拙,大朴不雕」,崇尚天然美。

不过儒家是认可适度修饰的,讲究「美」与「善」的统一,追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种境界,觉得艺术所包含的情感得是有节制、有限度的,就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样,合乎「礼」的规范才算是审美的情感。

在理论上确定了女性对男性全面依附的关系,这就使得女性的妆饰很快从素朴大气变成追求娇弱和纤柔了。

董仲舒是独尊儒术的人,他在女性观方面主要有「阳尊阴卑」和「三纲五常」这两种观点。

「三纲五常」说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种社会伦理方面的纲纪,还有「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个人道德准则,并且提出了「男尊女卑」这种永恒性的观念。

东汉初年的时候,【白虎通】把「三纲」发展成了「三纲六纪」。这么一来,这种女性观就让男子对妇女的人身控制变得更强了,女性的地位也变得更加卑弱了。

这肯定会对西汉后期一直到东汉的女性审美有特别大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后来整个封建社会汉族女性审美的形成。

东汉班昭写的【女诫】就是这样一本教导女子「曲从」「卑弱」「敬顺」这类妇德的教科书,它对后来中国女性观的影响持续了两千年那么久。

「女以弱为美」这个观念是【女诫】里特别重要的观点之一。这种观念就是说女性得用「弱」的样子来展现自己,心里得软弱温顺,外貌上也得是柔弱无力、娇喘微微才可以。

史书记载,孙寿这女子「性钳忌」,可还得在外貌上装出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这不得不说是时代风习造就的。

在东汉,还有「面靥」流行,这和别的东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面靥」也被叫做「妆靥」「的」「勺面」啥的,通常说的就是古代妇女弄在两边酒窝那个地方的一种妆饰。

东汉刘熙所著的【释名·释首饰】里有这样的记载:「用丹砂点在脸上叫做的。」

最开始的时候,宫里的嫔妃拿它当标记用,就跟戒指的作用差不多。

要是女子身上有红点,就说明她可能是怀孕了,也可能是来月经了,反正这种时候不适合跟男子行房事,女史看见了就不会把她的名字列出来。

这事儿一开始只是上层贵族女子宫闱里的事,后来大家觉得这么点缀起来显得楚楚可怜,对容貌有好处,就在民间流行开了,到了魏晋、盛唐的时候,流行达到了顶峰。

在发型这块儿呢,西汉晚期的时候「城中好高髻」这种风气流行起来了,到了东汉,女子发型就开始从低垂慢慢变得高耸了。并且,女子服装的腰线也显著提高了,精神气质也从庄重含蓄变成舒展飘逸了。

在女性的体态方面,西汉追求的是自然大气的美,这种美是静穆之中带着凝重。而东汉的女子呢,就更多了灵动和纤秀的感觉。

不过总的来说,汉代女性有着庄重美和纤柔美同时存在的状态。

妻和妾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这也可看作是两种美。

汉代男性挑正妻的时候,主要看品德,才和貌也会考虑。

就像汉代选皇后,条件是「姿色端丽,符合面相要求的」,也就是「姿相丰满端正,身材高大,庄重而且越看越觉得美丽」。

正史大多不会去描绘后妃的容貌,不过这些极为简略的概括,基本上能反映出她们庄重的美态和高挑的身材。

汉代皇帝自己挑选妃子的时候,标准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能歌善舞、身材苗条几乎是必备的条件。

就像汉高祖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她可是个能歌善舞的漂亮女人呢,擅长跳那种翘袖折腰的舞蹈,还会唱【出塞】【入塞】【望归】这些曲子,而且啊,她身边数百个侍女都跟着学呢。

汉武帝有个李夫人,人家可是「妙丽善舞」呢,就是那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

西汉成帝宠爱的赵飞燕和昭仪赵合德,那可是以身材纤细柔美、体态轻盈、长得美又擅长跳舞出名的。

先秦【楚辞】里描绘的女乐、舞女、神女,和这类女性是一脉相承的。

汉代政治制度上是承袭秦制的,文化艺术方面大量吸纳南楚文化。

楚文化将远古传统里的原始活力与野性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楚文化喜爱神话还热衷于歌舞。楚舞是一种动作幅度比较大的舞蹈,像翘袖折腰之类就有不少高难度动作,这个舞蹈昂扬又舒展。

两汉的乐舞文化就这么蓬勃发展起来了,哪怕是孙寿弄出来的诡异造型,咱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很浓的表演意味。

南楚文化往北方的儒家理性文化里注入了大量浪漫主义精神,这些精神保存在原始巫术和神话当中。

于是就「有了生气勃勃、恢宏伟美的汉文化,这种文化把深沉的理性精神和大胆的浪漫幻想融合到了一起」。

这显然对汉代女性妆容审美有着重要影响。

【结论】

总的来说呢,我们能发现,汉代女性妆容的审美是有变化的。汉初受「黄老之学」的影响,妆容简约朴素又大气。后来西汉后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起了,这时候汉代女性妆容审美就慢慢转变成追求娇弱纤细、恭顺柔和的风格了。

这道和儒的两种倾向,基本上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耕文化里汉族女性主流妆容的审美标准。

并且,我们得知道,汉代女性追求淡雅妆容,这可并非是中国女性不在意美化自己的仪容,也不是为了俭省,反而是对美有着另一种积极追求的表现呢。

黄老思想里的清静无为,在政治方面看起来好像「是一种退却,不过这是积极的退却,是在退却状况下的进取」。

休养生息,表象是休养,根本却是生息。这种思想在妆容审美上也有所反映。

孔子还提出过「绘事后素」这种观点呢。他觉得呀,得先有素朴的本质,修饰才有意义。素朴的美是根本,化妆修饰只是外在的表现,可不能把根本和外在弄颠倒了。

所以呢,中国女性追求仪容美,更多的是注重培植身体内部的根基,靠的是身体内在本质的呈现,而不是外在的修饰手段。

所以,中国女子为了展现肌肤和气色的天然美,很重视自我内在的保养。

中国古代虽然在彩妆方面不推崇浓艳风格,可养颜的方法和养颜的用品却是相当发达的。

从洗发用的膏沐,到润发的香泽,再到乌发的膏散,还有香身的花露和膏丸,以及洗面的澡豆、润唇的口脂、护手的手脂、护肤的面脂,就连助生发和治疗面部疾病的膏散丹丸,那是啥都有啊。

在中国历代的经典医书里,大部分配方都能找到。已发现的这类医方中,最古老的出自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同一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增添了更多美容和养容方面的内容。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过两个妆奁,一个是单层五子奁,另一个是双层九子奁。这两个妆奁里放着的化妆品多达九种,梳妆用具和香料也有十多种。

墓主辛追大概是在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的时候去世的。那时候距离汉朝建立才过了37年呢,她丈夫利苍被封的时候只有700户,也就是个不太大的百户侯。

从汉代初期墓葬出土的妆奁,就像「窥一斑而知全豹」那样,让我们能看到汉代妆容的一小部分呢。

刘文典、冯逸、乔华所著的【淮南鸿烈集解】,由中华书局于1989年出版,第8页。

仪平策、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

[ 4 ]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西汉壁画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