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张煜锌
春节期间,78岁的郭大爷(化名)终于能畅快地吃上一大碗香喷喷的米饭了!要知道,就在半个月前,对他而言,吃一口饭、甚至喝一口水都是难以企及的奢望。
30多年病史,20余次住院
谈及与胃病抗争的三十多年,郭大爷情绪激动,几次眼眶泛红,声音也微微哽咽。
大爷的病根,早在二十多岁时就悄然种下。那时,他在食堂负责采购,每天凌晨4点半就得前往菜场买菜,匆忙间常常顾不上吃早餐。年轻力壮的他,当时并未把这些放在心上。
可从40岁起,胃病便缠上了他,先是频繁打嗝、胃痛,还时常恶心、反酸,酸水甚至能涌上喉咙口。去医院做胃镜检查后,被诊断为「胃溃疡」。
从那以后,郭大爷开启了漫长又痛苦的求医之路。30多年来长期口服胃药(主要是抑酸药),近20次住院治疗,10余次接受胃镜检查。即便退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胃病不但没有因药物的更新换代而减轻,反而愈发严重。
呕吐成了家常便饭
特别是近8年来,呕吐成了家常便饭,常常是早上吃进去的东西,晚上就吐出来,不吐干净根本无法入睡。此时,他的病情也从胃溃疡发展成了幽门梗阻,每年都得住院1-2次,体重也从120斤锐减到如今的80来斤。
期间,有医生建议他手术治疗,可郭大爷因害怕而拒绝了。后来病情持续恶化,人瘦得皮包骨头,当他再次考虑手术时,当地医生却因他身体太过虚弱而犹豫不决。
最近这段时间,郭大爷连稀粥都难以咽下,每天呕吐不止,更糟糕的是,因呕吐误吸引发了肺炎。
在这里重获新生
最终,在老伴的陪伴下,郭大爷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找到胃肠外科主任谢松,希望能通过手术摆脱病痛。
入院当天,医院便安排了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大爷的胃极度扩张,胃壁水肿严重,胃里潴留了大量食物残渣,幽门几乎完全闭塞。尽管操作难度极大,内镜专家还是凭借精湛的技术,将一根营养管成功通过狭窄的幽门,放置到小肠内。这根小小的营养管,成了郭大爷的「生命通道」,专用营养液得以不经胃部,直接进入小肠。
经过两周精心治疗,郭大爷的营养状况显著改善,体力逐渐恢复,肺部感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随后,谢松主刀,与陈剑、张喆两位副主任医师一同为大爷实施了腹腔镜下的胃部分切除和胃肠消化道重建手术。手术进展十分顺利,术后恢复也相当平稳。
至此,郭大爷终于彻底摆脱了长达30多年的胃病折磨。
医院供图
什么是幽门梗阻
幽门,是胃与十二指肠相连通的部位,也就是胃的出口,堪称消化道最狭窄之处,正常直径大约只有1.5cm ,正因如此,这里很容易发生梗阻。当幽门或十二指肠因反复溃疡产生瘢痕,又或是出现肿瘤时,食物和胃液就无法顺利通过幽门进入肠道。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呕吐以及上腹膨隆。
幽门梗阻有哪些危害
一旦发生幽门梗阻,胃内会大量潴留食物和胃液,这会致使胃壁肌层逐渐肥厚,胃腔不断扩大,同时胃黏膜层也会出现炎症、水肿以及糜烂的情况。由于患者长期无法正常进食,还频繁呕吐,往往会引发严重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同时还会伴有严重脱水、低钾血症以及碱中毒等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幽门梗阻如何防治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且规范地诊治溃疡病,是预防幽门梗阻的关键所在。倘若病情较为严重或是经过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幽门梗阻患者,应考虑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