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阎晋虎,蔡宜静,张业安.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效用要素:户外环境与体育锻炼[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3,40(02):210-220.DOI:10.16063/j.cnki.issn1001-747x.2023.02.009.
[2]李华.学生近视眼的发生与中西药的综合防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2912-2913.
[3]尹言.宝宝近视的误区与预防[J].家庭护士,2007,(22):81.
近视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重点健康问题。近视不仅影响视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眼部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然而,近视并非只有一种类型,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在病因、症状、治疗及危害上均有显著区别。作为家长或近视患者,如何准确辨别这两种近视类型,对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资深眼科医生——王凯军,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他将为我们详细科普如何辨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一、近视的基本分类与认识
近视,简单来说,就是眼睛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远视力下降,而近视力正常。近视主要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两大类。
王凯军医生解释:「真性近视是指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大导致的视力下降,这种视力下降是器质性的,不能通过休息自然恢复。而假性近视,又称为调节性近视或功能性近视,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过度调节,形成调节痉挛,使晶状体屈光度增加,眼球处于近视状态。这种近视状态在放松、休息或散瞳干预后,视力可恢复正常。」
二、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的区别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的区别,王凯军医生从病因、症状、治疗及危害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1.病因不同
真性近视的发生可能与遗传、长期近距离用眼或用眼环境采光不佳等因素有关。患者的眼球可能出现前后径过长、角膜过度弯曲或晶状体屈光力增加等情况。而假性近视则主要是由于眼睛缺乏营养、眼球处于发育阶段或用眼不当等原因引起,导致眼部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无法自行放松。
2.症状不同
真性近视患者通常会出现远距离物体看不清的症状,近处物体则可以看清。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头痛、眼疲劳等症状。而假性近视患者同样会出现看远处不清的情况,但看近处十分清楚,且多数人休息一段时间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此外,假性近视患者还容易出现眼部胀痛、干涩、头晕等症状。
3.治疗不同
真性近视一旦发生,通常不可逆转,患者需要及时选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方式矫正视力,避免近视度数持续增长。如果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且近视度数稳定,也可选择角膜屈光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手术治疗。而假性近视人群只是出现了眼球调节功能异常的现象,并没有眼部实质性病变,一般通过改善用眼习惯、注意眼部休息等处理,可使近视情况逐渐恢复。
4.危害不同
真性近视的危害性较大,除手术治疗外,通常无法彻底恢复,患者需要长期戴眼镜矫正视力。如果未及时治疗,高度近视还可能诱发视网膜病变,甚至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并发症。而假性近视的危害性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对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多数能恢复正常。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假性近视长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治疗,有可能逐渐变成真性近视。
三、如何准确辨别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
王凯军医生强调:「准确辨别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对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至关重要。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散瞳验光。」
1.散瞳验光的重要性
散瞳验光需要到医院里检查,普通眼镜店不能做散瞳验光。散瞳验光通过使用睫状肌麻痹药(如阿托品滴眼剂)放松调节,使睫状肌松弛,眼处于静态屈光状态,然后检查视力及进行验光确定。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了解是否有近视屈光度,从而辅助判断真性或假性近视。
王凯军医生介绍:「假性近视在散瞳后视力会增加,且验光无近视屈光度;而真性近视散瞳后视力不变,验光则显示有近视屈光度。」
2.其他辅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