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至臻精华·第六节
小说情节的手法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括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
情节叙述手法指的是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的;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髙潮、结局过程中运用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一、设问矩阵
1.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具有 ×× 特点?请简要分析。
2. 小说是如何讲述 ×× 故事的?
3.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4. 小说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5. 文中多次运用了 ×× 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三处,并简要分析 ?
【注】设问上的易混:
1. 是问手法还是找出设问中手法所对应的例子
二、知识快闪
(一)情节叙述手法
1.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 「我」「我们」) 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
第二人称:(「你」「你们」) 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显得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他」「他们 」等)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2. 叙述方式
顺叙 :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倒叙 :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插叙 :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
补叙 :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平叙 :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的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3. 描写方式
正面描写 :包括外貌、心理、行动等。
侧面描写 :环境、人物之间关系。
4. 修辞手法
比喻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夸张 :突出特征,强化情感;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 :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 :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反复 :突出内容,强化情感,增强感染力。
借代 :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问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反问 :加强语气,表达鲜明;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5. 叙述安排
对话式 :以人物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简洁明快。
历史与现实交织 :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艺术描写更加真实,主题表达更加厚重而深刻。
回忆与现实交织 :小说情节更丰富完整,人物特征更鲜明,主题内涵更深刻。
叙述与写景交织 :赋予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意识流: 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内心独白(心理)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墙上的斑点】。
叙述节奏 :(详略、张弛、快慢),用叙述(快)与描写(慢)控制小说叙述的速度,或运用摇摆式(一波三折)、延迟式(设置障碍)等手法,或插入回忆、叙说历史等,舒缓原本紧张的情节,使小说呈现出一种张弛有致、起伏有序的叙述节奏。如【老人与海】中鲨鱼的五次进攻——重复中有变化:鲨鱼的数量越来越多,老人的工具越来越简陋,体力越来越衰弱,大马林鱼被咬掉的体积越来越大。作用:以鲨鱼接连不断的进攻,表现老人处境的艰难;在力量的悬殊对比中,凸显老人的坚毅和勇气。再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
叙述频率 :多次重复叙述,但有变化。【牲畜林】多次让朱阿摸到扳机,但直到第六次才扣响扳机,令情节跌宕起伏;【祝福】中,不仅「我」在讲祥林嫂的故事,卫老婆子也在讲,祥林嫂自己也在讲。三重叙述互相补充、互为印证,完善了情节。
以小见大 :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表达重大的思想和寓意的写作方法。如【桥边的老人】是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虚构手法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依据生活逻辑,通过想象和撮合,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并非存在,在又在情理中的人生图画。
荒诞手法 :西方文学中表现主义文学流派,主张用主观感受的真实去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在艺术表现上则任意扭曲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用来强化和外化主观的思想感情,或则采用象征的手法用以表现某种抽象的观念。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 浪漫主义:在反映生活的态度上,强调以小说的形式表现作家的理想和理想化的生活;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要求通过理想的生活画面刻画理想世界中的理想人物;在艺术表达方法上,往往采取想象、夸张、渲染、比喻、象征、对比等,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质和浓重的神话色彩。
(二)情节结构手法
悬念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抑扬 :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突转 :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照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伏笔 :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对比 :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 :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铺垫 :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线索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三、解题密码
小说情节手法题目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仔细审题
明确设问方向。是「答手法」还是「答手法对应的例子」。
第二步:梳理文章,确定事例或技巧及作用
若问手法:首先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什么技巧,写了什么内容。再次分析技巧的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在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布局谋篇方面起到了什么效果。
若问已知手法,问相对应的例子:直接答相对应的例子,然后答作用。
第三步:规范作答
最后根据知识储备,运用术语整合出答案,注意分点。
四、规范作答
例1:(2022·江苏镇江月考)【父亲】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在叙事谋篇上的特点。
【习题参考答案】①全文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使小说具有真实性,心理刻画更细腻,也更方便抒发情感;②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叙事,主要讲了父亲进入连队农场之后直到去世的事情,写出了一个残疾老兵的平凡形象;③小说处处有照应,前后呼应,首尾圆融,结构完整。
例2:(2021·利川市第五中学期末)【云中的红围巾】
问题:结合文本,分析小说叙述上的特征。
【习题参考答案】①用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故事,描述连长的心理活动,将空中和地面发生的故事同时呈现出来,同时将不同人物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展示出来。②顺叙。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以地面、空中两条线索推进,最后借助红围巾将两条线索交汇在一起。注重细节描写,细腻、生动、传神。
五、模拟考场
(2022·安徽宿城一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茶 ①
刘帆
钱之江从小就想去看茶。
有一年,香江天气闷热,罗湖桥一带却异常热闹。
听说部队就要从鹏城 ② 移防过罗湖桥了,钱之江的心提了起来。爷爷说四十八年前,也有一支部队过江,粗布军衣,打着背包,在南京路上枕着马路沿睡了一宿,有起得早的富商巨贾,推门一看,都大吃一惊!
钱之江的爷爷在他小时候一再讲这个故事,还说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仁义的部队。
钱之江印象深刻。爷爷从来没有这么眉飞色舞过。
钱江纱厂公私合营后,爷爷沪港两头跑,后来常驻港岛,生意继续,家里时常来人,讲的话与岛上的人不一样。钱之江就觉得,说话的人,讲国语,他们说的江南水乡,钱之江没去过,倒是课本上白乐天的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钱之江至今记得。
爷爷说,江南塞北,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
去看看江南塞北,这是钱之江一直的梦想。
人们说,去看江南塞北,要过桥,过罗湖桥。
钱之江好想去。刚开始年龄小,去不了;等长大了,又念书,仍去不了;再大一点儿,去了英国,还是去不了。钱之江就想,等我能够经济独立的时候,就自己去。爷爷说过,江南的水,江南的茶,你带一点儿回到香江。
钱之江终于来了,问茶,看茶。下榻的酒店在春江路,虽然距离香江不过一百七十多里,但是自从爷爷腿脚不方便后,又是十年光景。钱之江下榻的房间里有一张太师椅,斜卧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钱之江离开洁白的床,踱步到落地窗前,远处高楼林立,阳光恰到好处地倾泻在楼宇和树叶上,此刻,他只想静静地待一会儿。
他俯瞰城市,蓦然发现,一缕香气氤氩。茶几上,一杯清茶香气袅袅。钱之江回头,知道茶是碧螺春,产于太湖边的吴县,爷爷生于斯。多年来,受爷爷影响,他对这款茶也是情有独钟。
「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钱之江侧过身子,单手倚在窗前,目光灼灼,仿佛入定一般站在那里。爷爷曾说,几声鸡叫啼亮,湖山醒来,展雾弥漫,采茶姑娘踏着朝霞,成群结伴,向山上的茶园走去。钱之江似乎看到了,那些时光,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青翠欲滴的茶树丛中,采茶姑娘们神采飞扬,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片片嫩芽,俊美的身影穿梭在绿树间,江南美丽动人的图画赫然在眼前。
钱之江决定明天就飞往那里,看那入夜万家灯火的山村。此行,考察茶道,钱之江曾在【诗经】中体验「采茶薪樗,食我农夫」。 爷爷说沧桑世事,除了采茶外,制茶还要经过蒸、捣、拍、烘等工序,「故情周匝向交亲」,茶人的感情完全因为人茶彼此交往才显得亲密。
钱之江端起茶杯,眼睛一动不动: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青螺入水,叶芽伸展,茸毛轻舒,嫩绿透亮,安态动人。
你说嘛,明天的行程。钱之江的妻子,声音很好听。爷爷说吴侬软语,不要忘记了。绵软润滑,有酥糖的味道吧?钱之江瞅着妻子,马上高兴地问,你到过江南吗?
结婚这么多年,你今天才这样问我。姑苏的报恩寺,你知道吗? 在那里,我是个采茶女。有空一定要去那个地方。
报恩寺。名字真好。
钱之江品了一口茶,微笑地望着妻子,似乎沉浸在某种幸福的回忆里。妻子的脸上好像升腾起一朵红云,在柔和的灯光下魅力无限。
钱之江动容了:多好啊!有你这样懂茶道的妻子。.
钱之江说完,准备去拉妻子,这才发现太师椅上空空如也,只有茶几上茶叶飘香,依然绿意盎然,香气袅娜。妻子在哪?钱之江一惊,及至愕然醒悟,方知妻子并未随行,只是那洁白的茶杯上的仕女,活脱脱一个采茶女。
钱之江太容易失神了。爷爷曾说,内地是魂牵梦萦的地方,你一定要去。
钱之江,站了多久?直到夕阳西下,明月初升。不能再待了!
次日一早,钱之江收拾行囊,中午就到了梦幻的老姑苏。白墙黛瓦,护城河,老城墙,石板街,转个弯,钱之江在院中摆了一张桌子,邀请来的几个人团团围坐,一套青花瓷茶具,七八十度的温开水,放入一小撮春茶。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新朋旧友,相聚茶园,品茶谈心,那份伊伊呀呀的小调就落到了茶里……
(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14期)
[ 注]①别茶:鉴别茶叶。「别」是「鉴别」的意思。 ② 鹏城:深圳的别称。
1 . 文章是怎样讲述「别茶」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答案 】 ①运用插叙。 文中插叙了爷爷相关的经历,来表现爷爷的思乡情怀,从而揭示了做人要有家国情怀的主题。②运用第三人称。文中运用第三人称,使小说更加客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③心理描写。小说多用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描写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得分】3分
【标准答案】 ① 以「想去看茶」为线索,贯穿全文内容,高度浓缩了两代人几十年的人生,脉络清晰。②文中插叙了爷爷相关的经历,既体现了爷爷的思乡情怀,又强化了钱之江想去看茶的原因,从而揭示了做人要有家国情怀的主题。③多用心理描写,使叙事更加集中并能更准确地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④照应。结尾部分「次日一早,钱之江收拾行囊,中午就到了梦幻的老姑苏」,与开头「钱之江从小就想去看茶」照应,久久的愿望得以实现,首尾呼应。
【学生失分原因】 答案不全面,对情节手法的作答不完整。
【答案解析】 从小说情节结构手法来看。钱之江从小就想去看茶:「钱之江好想去」「钱之江终于来了,问茶,看茶」「钱之江品了一口茶」「次日一早,钱之江收拾行囊,中午就到了梦幻的老姑苏」,由以上内容可见,全文一直围绕着钱之江「想去看茶」而展开。从线索的角度来看,本文是以「想去看茶」为线索,贯穿全文内容,高度浓缩了两代人几十年的人生,脉络清晰。从开头和结尾的方式来看,结尾部分「次日一早,钱之江收拾行囊,中午就到了梦幻的老姑苏」,与开头「钱之江从小就想去看茶」照应,久久的愿望得以实现,首尾呼应。
从叙述顺序的角度来看,中间插叙了爷爷的经历,比如「爷爷说四十八年前,也有一支部队过江……钱之江的爷爷在他小时候一再讲这个故事,还说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仁义的部队」「爷爷说,江南塞北,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这些内容一方面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也交代了钱之江想要去看江南的深层次的情感原因——爷爷对他的影响,揭示了做人要有家国情怀的主题。
从人物塑造方法的角度来看,文章用大量的笔墨写钱之江的心理,比如小时候对江南的渴望,在春江路酒店喝碧螺春的感受等,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准确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体现了钱之江对江南之茶的渴望;同时也丰富了小说内容并使叙事集中紧凑。
六、新题快练
1. (2022·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示众
鲁迅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鸦也张着嘴喘气,——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
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
「 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 荷阿!馒头包子咧,热的……。」
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在电杆旁,和他对面,正向着马路,其时也站定了两个人: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绳的那头就拴在别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这男人戴一顶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带。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了。那眼睛也似乎正在看他的脑壳。他连忙顺下眼,去看白背心,只见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写着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字。
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
「 嗡,都,哼,八,而,……」
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见满头光油油的,耳朵左近还有一片灰白色的头发,此外也不见得有怎样新奇。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文字虽然还未读完,然而无可奈何,只得另看白背心的脸:草帽檐下半个鼻子,一张嘴,尖下巴。
「 他,犯了什么事啦?……」
大家都愕然看时,是一个工人似的粗人,正在低声下气地请教那秃头老头子。
秃头不作声,单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他被看得顺下眼光去,过一会再看时,秃头还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而且别的人也似乎都睁了眼睛看定他。他于是仿佛自己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终至于慢慢退后,溜出去了。
忽然,就有暴雷似的一击,连横阔的胖大汉也不免向前一跄踉。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
「 好快活!你妈的……」同时,胖大汉后面就有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这么说。
胖孩子也跄踉了四五步,但是没有倒,一手按着脸颊,旋转身,就想从胖大汉的腿旁的空隙间钻出去。胖大汉赶忙站稳,并且将屁股一歪,塞住了空隙,恨恨地问道:
「 什么?」
胖孩子就像小鼠子落在捕机里似的,仓皇了一会,忽然推开他,冲出去了。
「 吓,这孩子……。」总有五六个人都这样说。
然而形势似乎总不甚太平了。抱着小孩的老妈子因为在骚扰时四顾,没有留意,头上梳着的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便碰了站在旁边的车夫的鼻梁。车夫一推,却正推在孩子上;孩子就扭转身去,向着圈外,嚷着要回去了。老妈子先也略略一跄踉,但便即站定,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
「 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空隙间忽而探进一个戴硬草帽的学生模样的头来,将一粒瓜子之类似的东西放在嘴里,下颚向上一磕,咬开,退出去了。这地方就补上了一个满头油汗而粘着灰土的椭圆脸。
「 好!」
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彩。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连巡警和他牵着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
「 刚出屉的包子咧!荷阿,热的……。」
路对面是胖孩子歪着头,磕睡似的长呼;路上是车夫们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大家都几乎失望了,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现了一辆洋车停放着,一个车夫正在爬起来。
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
「 成么?」车夫要来拉车时,坐客便问。
他只点点头,拉了车就走;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一混,知不清了。
马路上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
老妈子抱了孩子从屋檐阴下蹩过去了。胖孩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磕睡地叫喊——
「 热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八日(有删改)
文本二:
像【示众】这样的小说,在打破既定的小说规范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小说范式。其实【示众】对故事情节的忽略,将小说中的人物「符号化」,这都是有意为之的。引起鲁迅创作冲动的,是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与细节,以及他对于这些具体的场景、细节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存在、人性的存在、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度追问与抽象思考。这样,鲁迅的小说就具有了某种隐喻性,涂上了鲜明的象征色彩。
(摘编自钱理群【鲁迅作品细读·读<示众>】)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的长夏街景图,运用细节描写和特写镜头,写出了京城酷夏的闷热,更隐喻着人的生活的沉闷、懒散、百无聊赖,构成了生存环境的背景。
B .【示众】的语言呈现出精准、形象化的特点。如文中胖孩子的几处吆喝声,内容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出小胖子的百无聊赖,作为一种世俗的声音贯穿全文。
C .小说中所有的人几乎只有一个动作——看;他们之间只有一种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人看」,由此形成「看/被看」的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D .鲁迅在【示众】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外表各有不同,内在个性特征各异,有极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把看客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习题参考答案】D
【教师讲解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D.「 内在个性特征各异」错误。鲁迅在【示众】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但是内在个性特征是一致的,都是精神世界空虚、无聊,内心麻木、愚昧。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在不同的小说里都塑造过看客形象,如【示众】里当路过的车夫跌倒时同声喝彩的人们,【阿Q正传】中阿Q被示众时发出狼嗥似的叫好声的众人。
B .【示众】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从真实的现实中提炼出生活的荒诞性,达到了象征的目的,这与卡夫卡【变形记】中所使用的手法是一致的。
C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抨击的「有恶意的闲人」,和【示众】里的看客一样,因空虚、无聊而消费别人的痛苦,以此满足自己贫瘠的精神世界。
D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表达了健全国民身心的愿望。
【习题参考答案】A
【教师讲解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这与卡夫卡【变形记】中所使用的手法是一致的」说法错误,【卡夫卡】用变形的方法体现象征性,不是现实主义写法;
C.「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抨击的‘有恶意的闲人’,和【示众】里的看客一样……」说法错误,「有恶意的闲人」和【示众】里的看客不一样,他们是鲁迅所厌恶和抨击的反动文人,是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所以这里应为「无恶意的闲人」。
D.「 健全国民身心」错,「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表达对唤醒麻木民众精神的呼吁。
(3)【示众】首尾运用了「反复」的方式,请结合文本一举例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本题题法结合】 通过我们刚刚对「解题密码」栏目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解答本题的答题思路。① 首先是仔细审题。通过对「设问矩阵」栏目上关于设问上的易混的学习 ,我们可以完美规避掉在审题上容易出现的错误。通过设问上的易混我们发现本题的考点已经手法找出相对应的例子,并明确使用这个手法的作用。② 其次,梳理文章,找到对应的事例。通过对「知识快闪」栏目的学习 ,我们可以知道常见的小说手法的作用。③ 最后,规范作答。通过「规范作答」栏目的学习 ,我们能够对答案进行规范书写,避免了因答案书写不规范而丢分的问题。
【习题参考答案】举例:①小说开头写马路「什么扰攘也没有」「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寂静」,结尾写马路「很清闲」「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从寂静、炎热开始,以重归寂静、炎热结束。
② 小说开头写「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结尾写「胖孩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磕睡地叫喊」。
③ 开头写「车夫默默地前奔」,结尾写「路上是车夫们默默地前奔」,场景描写从围观犯人示众又回到马路上众人围观跌倒的车夫。
好处:①这种「反复」的方式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完整。
② 开头结尾相应,故事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写出了人们麻木、无聊的状态。
【教师讲解提示】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题时要扣住题干中「首尾」「反复」两个关键词,举例分析。答题要点是找准开头结尾的重复的句子,分析时要扣住结构特点首尾呼应,以体现「结构严谨完整」。
如开头和结尾都有对马路和狗的描写,开头「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写马路的寂静,狗热的伸出舌头;结尾描写「马路上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马路「清闲」,狗伸出舌头喘气,从寂静、炎热开始,以重归寂静、炎热结束。
还有对胖孩子的描写,开头写「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声音已经嘶嘎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结尾写「‘刚出屉的包子咧!荷阿,热的……。’路对面是胖孩子歪着头,磕睡似的长呼」,首尾呼应,故事仿佛又回到原点。
对车夫的描写,开头写「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结尾写「路上是车夫们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场景描写从围观犯人示众又回到马路上众人围观跌倒的车夫。
这些「反复」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完整。构成一种一成不变的生存环境,笼罩全篇,中间的一切不过是一个小插曲,生活很快又恢复常态。隐喻着人们的生活永是那样沉闷、慵懒与百无聊赖。
★(考点:对文本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鉴赏及对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4)「像【示众】这样的小说,在打破既定的小说规范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小说范式」,请结合文本一与文本二的内容,谈谈【示众】是如何「打破规范」与「创造新范式」的。
【习题参考答案】①打破规范:【示众】忽略故事情节,放弃对人物个性化性格的刻画,将小说中的人物「符号化」,以群像刻画表现「看客」形象。小说围绕犯人被「示众」这一事件展开,没有对具体故事情节的描写:人物都没有名字,只是以年龄、外貌等特征来区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共同的性格特点:无聊、空虚、愚味、麻木不仁。
② 创造新范式:【示众】具有强烈的象征性,隐喻中国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看与被看。在【示众】中,具象与抽象有机结合,每一个具象的形象(人物、场景、细节等)都隐含着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思考,对看客及造就看客的社会的批判。
【教师讲解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鉴赏及对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确定从题干要点「打破规范」和「创造新范式」两个角度组织答案。题干中的这句话出自文本二,但题目还要求结合文本一,所以应考虑先从文本二中找到对观点的具体解释,然后再结合文本一的具体内容进行论证。
「 打破规范」指对传统意义上的小说的突破,即和传统小说的不同。「其实【示众】对故事情节的忽略,对人物个性化性格刻画的放弃,甚至取消姓名而将小说中的人物‘符号化’,这都是有意为之的」,根据这段文字和文本一的具体描写组织答案即可。文本一中的情节是人们看犯人被「示众」,但并未对情节展开过多叙述,而是集中笔墨写「看客」;而「看客」人物没有名字,没有鲜明个性,只是以年龄和外貌来区分,如「胖孩子」「秃头」「抱着孩子的老妈子」「长子」等,文章只是塑造了他们的共性:无聊、空虚、愚昧、麻木不仁。
「 创造新范式」指创造新的小说的表现形式。「这样,鲁迅的小说就具有了某种隐喻性,涂上了鲜明的象征色彩。而【示众】正是以强烈的象征性而成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根据这段文字可知,所谓「创造新范式」指的是小说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性。然后结合文本一指出【示众】的群像描写象征「看客」群体。而象征性必须通过具体细节和场景的描写才能实现,比如文本一中塑造的众多「看客」围观犯人的情景,各种人物的状态描写细致;「在他的创作中,每一个具象的形象(人物、场景、细节等)都隐含着他对人的生命存在,特别是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的独特发现与理性认识」,根据这段文字可知,具象和抽象有机结合是「创造新范式」的具体表现形式。文本一中「看客」是具体的,隐喻中国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看与被看;而这群「看客」又集中表现了国民的劣根性,这是抽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