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高龄老人患心脑疾病,还能做手术吗?94岁老伯经射频消融重获「心」生

2025-01-21女人
在心脏周围「创建」一个电磁场,通过射频电流,消融病灶点,让最危险的「心动」减速,从而改善心脏循环,打通生命通道。
近日,海军军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一位94岁心房扑动的老人成功施行了三维激动标测系统引导下心脏射频消融术,让「加速」的心脏重返正常,老人重新焕发了「心」动力。
心疾缠身 老人寝食难安
94岁的刘老伯曾是一位驰骋疆场的「老革命」,20多年来被心脏瓣膜病、心衰、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困扰,不仅经受心力衰竭导致的心慌、气促、活动后气喘等症状折磨,而且还需口服大量治疗药物,每次心慌发作时都倍受痛苦。最近,这些症状逐渐加重,发作次数越来越多——也就是常说的心脏乱跳。
「看到老人这个样子,我们很心疼,尽一切办法想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舒服点。」于是,家人带着刘老伯慕名找到上海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梁春教授寻求帮助。入院后经过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持续性心房扑动,心率高达150次/分,随时可能诱发急性左心衰。
心房扑动是指患者心腔内的电信号传导通路出现了异常现象,年久失修的电线发生了短路故障,导致心房搏动过快,患者可出现心悸、心绞痛、低血压,甚至心源性休克,通俗的称之为「心律失常」。
医患互信 决定放手一博
多位专家教授的带领下,科室组建起治疗小组,开展紧急病情讨论。综合评估患者各项指标及具体情况后,决定为刘老伯进行一次颇具挑战的电生理检查。
经过周密的准备,团队为刘老伯准备了数套实施方案,采用传统的拖带标测和最为先进的三维激动标测,确诊为「左心房前壁(主动脉压迹)和二尖瓣环共同参与的非典型房扑」。为了避免患者以后反复发作,团队经过严谨评估,反复推演完善手术方案,决定在三维激动标测系统下行「心脏射频消融术」,从源头上解决刘老伯反复发作的问题。
虽然这项技术非常安全可靠,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刘老伯心脏内折返环路径复杂、肌层较厚,且他已94岁高龄,并且患有多种基础病,采用常规的消融阻断技术,具有一定困难和挑战,专家们反复权衡,还是决定「搏一搏」。
术后电生理团队与患者合影
解除警报 焕发「心」动力
「我们一家完全相信医生,治疗的事情都听医生的!」患者家属的充分信任,也大大增加了手术团队的信心。
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如期进行。术中,手术团队在局麻下从患者大腿根部穿刺左静脉,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行房间隔穿刺,将八抓鱼形态的多极标测电极和电磁定位消融导管置入左心房,在三维标测下找到折返环关键部位后,采用快捷高效安全、颇具长征特色的「选择性阻抗热」射频技术,「线性」截断二尖瓣狭部,并对左心房前壁主动脉压迹实行均质化消融,不到30分钟,心房扑动终止,并再未能诱发。专家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精湛的手术技术最终成功为患者完成手术。
术后,刘老伯恢复情况令人惊喜,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气色好转的刘老伯感慨地说,「舒服多了!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高龄老人 条件允许就能手术
据介绍,心力衰竭表现为心慌、气促、不能平卧,死亡率高。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很多高龄老人出现心脑疾病将面临着手术治疗。八九十岁的老人到底要不要手术治疗,能不能手术治疗?
记者获悉,已经有不少80岁以上的老人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了心脏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疾病等手术。心血管内科主任梁春教授说:「大家都担心术后老人恢复情况,其实这些老人恢复反而又快又好。我们团队会充分评估老人的综合状况,一般老人身体条件允许,没有太多基础疾病,在医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就能手术。而且老人晚年生活也会非常好,既减轻儿女的负担,也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