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全球流行趋势和健康影响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糖尿病患者人数从1980年的1.08亿上升至2014年的4.22亿,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7亿。糖尿病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病因,2019年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疾病估计造成200万人死亡。
血糖监测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显示,全球约有4.63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有效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视力丧失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
血糖手表作为新兴的监测工具,其市场正在迅速增长。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报告,全球可穿戴健康设备市场在2019年的价值为169.6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504.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无创监测技术,尤其是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商业化。
然而,市场上的血糖手表品牌众多,技术和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用户对血糖手表的准确性持怀疑态度,认为与传统血糖仪相比,这些智能设备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那么 血糖手表是所谓的「智商税」吗?
市场主流血糖手表品牌概览
根据2024年9月的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上主流的血糖手表品牌包括苹果手表、华为、DIDO和小米等。这些品牌在行业内的口碑、销量和技术创新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华为WATCH 4系列,成为业界首款支持高血糖风险评估研究的智能手表,显示出其在健康监测领域的领导地位。
消费者在选择血糖手表时,常常存在一些误解。例如,许多人认为所有声称无创测糖的设备都能提供准确的血糖数据,但实际上,许多产品的测量原理和准确性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品牌的手表可能仅通过推测的方式提供血糖值,而非真正的测量,这可能导致用户对自身健康状况产生误判。
「智商税」是指消费者因缺乏必要的知识而在购买中遭受的经济损失。在血糖手表市场中,许多消费者由于对产品的技术背景和验证数据缺乏了解,容易被某些品牌的宣传所吸引,选择了不合适的产品。根据市场反馈,虽然一些智能手表声称能无创测量血糖,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常常受到质疑,尤其是在缺乏临床验证的情况下。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更加理性,选择经过科学验证的产品,以避免不必要的「智商税」。
智能手表无创测糖的工作原理
血糖手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学传感技术,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并测量其在皮肤组织中的反射或吸收情况来间接推算血糖水平。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到光谱分析,其中近红外光谱技术因其能够穿透皮肤并被葡萄糖分子吸收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例如,舒糖血糖手表就是利用这种技术,通过微纳葡萄糖多光谱传感器进行测量,其准确率可达99.2%,并且有临床测试数据支持其与传统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
与传统的血糖仪相比,血糖手表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无创性和便利性。用户无需通过穿刺手指来获取血样,减少了疼痛和感染的风险。此外,血糖手表能够提供连续的血糖监测,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和治疗方案 。
然而,血糖手表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温度、湿度、穿戴方式和肤色等。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用户应确保正确佩戴手表,并在清洁的皮肤上进行测量。一些血糖手表品牌,如舒糖,还通过人工智能建模和大数据分析来优化测量结果,提高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例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团队在基于生理信息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通过心电和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多模态融合技术,实现了对血糖变化的无创监测,其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 。
由此可见,无创血糖手表,特别是舒糖手表,已经通过科学数据和权威认证证实了其不是所谓的「智商税」,而是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有力工具。消费者在选购时,应考虑产品的技术背景、临床验证结果和用户评价,以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