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心理学:生活中容易被激怒的人,实则也是最容易被掌控的人

2024-09-22女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那些轻易被怒火吞噬的人,往往也是最容易被掌控的人。

他们如惊弓之鸟,外界每一丝细微的声音,都能轻易触动其内心深处的弦,引发一场自我辩护的漩涡。

譬如,生活中总有一类人,自以为是地在「为你好」,不时抛出尖锐的「关怀」: 是不是又胖了,再胖下去床板都要塌了,哈哈哈…… 」;

笑声中藏着几分无知与轻浮。

更有一些言语锋利、专挑人心最柔弱的缝隙侵袭的人。

他们专 挑战别人底线为乐 :「 你看你被圈养之后,不仅没了自由,连自理能力都没了,真可怜 !」

言语间,既无同情,亦无尊重,唯有嘲讽。

有人喜欢攻击他人情绪的敏感点:你真开不起玩笑,心眼真小!以后大家都不敢逗你了,等等!

这时,他们就很容易不自觉地陷入自 证漩涡 从而会拼命地辩解——我才没有胖!明明我最近就有在减肥;

或者出现无止境地自我怀疑——难道真的是我太敏感了吗?我真的太玻璃心了吗?

这一现象,心理学界以「吹狗哨效应」喻之;

意思是,施暴者通过言语或肢体暴力来挑动受害者的情绪,一旦受害者情绪崩溃,那就意味着完全陷入对方的掌控当中。

恰恰就是那隐形的哨声,却专为唤醒潜藏的不安与愤怒而响;

一旦受害者心防失守,情感的堤坝崩溃,便悄然间成为了操控者手中的提线木偶。

生活中,不乏有意或无意的「吹哨人」,他们以言语为箭,行为作盾,或微妙的点评你的身形轮廓;

或公然挑衅你的底线边界,更甚者,精准狙击你情感的软肋,每一击都旨在触动你内心最不愿示人的角落。

这种被恶意对待的感觉,真是不好受,很容易让人炸毛。

笼罩 在这种被恶意精心编织的网下,让人如芒在背,愤怒自然一触即发,心灵瞬间布满阴霾。

细究这背后的逻辑,每次看似无端的挑衅与激怒,实则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博弈;

其目的直指人心的软肋,意图在于悄然间剥夺你的自主,将你置于其无形的掌控之中。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也是一次对自我坚韧与智慧的考验。

对付这种「用情绪来控制你」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回应。

不要轻易被对方的言语动摇自己的心,我们能做的就是拒绝内化对方的声音,拒绝认同对方对我们的评判。

当你不再回应对方时,你就跳出了对方的评价体系; 不再回应恶意,恶意就永远中 伤不了 你。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 洞悉其背后的幽暗,方能以更加从容不迫的姿态, 守护好自己心灵的净土,不让怒火成为他人手中的利剑。

娟心理: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栏有疗愈创伤和人格成长的方法,如有需求,可作了解;若有情感心理困扰,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