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罹患1型糖尿病
长达11年的患者通过强化胰岛素治疗仍然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多次发生低血糖危及生命。如今,该患者已稳定摆脱胰岛素注射,血糖水平长期稳定,目前疗效已稳定持续1年以上。
为其实现1型糖尿病临床功能性治愈的是一种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CiPS细胞)来源胰岛细胞
的细胞治疗新方法。9月25日深夜,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线了这一给糖尿病细胞治疗带来重要突破的论文。
1型糖尿病根治难已是医学界的共识,患者只能靠长期注射胰岛素、服用降糖药物来维持生命,却仍无法有效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尽管胰岛移植让1型糖尿病患者有望治愈,但人胰腺供体极其稀缺,获得救治的只是极少数「幸运儿」。
一旦胰岛移植失败,是否就意味着治愈无望?让成熟体细胞「返老还童」,变成具有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这一「干细胞重编程(iPS)」技术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开启了细胞治疗的全新道路。
或许能用患者自己的细胞通过iPS途径,「变」出胰岛细胞,使其胰腺功能「绝处逢生」?
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邓宏魁教授在细胞重编程领域深耕20多年,在深厚学术积累的基础上,他开始尝试用这种再生医学领域最具潜力的「种子细胞」来制备胰岛细胞,为糖尿病移植治疗开辟新的供体来源。
首先,将人成体细胞转化为胰岛细胞,需要有安全的转化方法。2013年,邓宏魁团队在【科学】杂志发文提出了「化学重编程」
的全新方法——仅使用外源性化学小分子,就实现了细胞命运的逆转,将小鼠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2022年,他们又在人成体细胞上获得了成功,论文发表于【自然】杂志。
基于这一关键核心技术,邓宏魁团队建立了人CiPS细胞高效分化制备功能成熟胰岛
的方案,并在灵长类糖尿病实验动物模型体内证明了所分化出的胰岛细胞对治疗糖尿病是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是国际上唯一一个
在该领域正式发表论文完成大动物模型验证的团队。
基于CiPS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示意图(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9.004)
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教授、王树森研究员合作,邓宏魁团队在首个临床研究中,就让首例接受移植的患者恢复了内源自主性、生理性的血糖调控
: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逐步恢复正常,外源胰岛素需要量持续下降,移植后75天完全稳定地脱离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血糖达标率在移植5个月后提高到98%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在移植后一年降至4.76%,这表明血糖水平已长期处于正常状态。截止到论文发表,患者完全脱离胰岛素治疗超过1年,无移植物相关异常迹象。
「这些结果初步证明,化学重编程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疗法安全有效。」邓宏魁表示,这次成功仅是一个起点,它表明化学重编程有望成为高效制备各种功能细胞类型的通用底层技术
,这将为细胞治疗在重大疾病治疗上的广泛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此外,研究团队还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胰岛移植策略「腹直肌前鞘下移植」,使得移植后的胰岛细胞更易长期存活和功能维持。而且,这种新移植方案创伤小、操作简便、移植物易于长期追踪观察,必要时可进行移除,保证了体内移植细胞的安全可控性。
胰岛细胞腹直肌前鞘下移植的示意图
作者:许琦敏
文:许琦敏图:受访者提供编辑:许琦敏责任编辑:任荃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