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值得惊讶的。
第一,人大附从20多年前崛起,最开始的优势项目是数学,事实上若干年前人大附还做不到剩下几科都能拿北京市最多,到现在从省一开始大比例,到国赛基本占据北京市大半江山。一个成功总结就是,抓好数学是关键,数学通了,理化和信息只是时间问题。
一些学校不断试图从简单一些的化,生,信突破,偶尔拿几个省一,甚至偶尔进个省队,就是个别人而已,不改变学校整体教研和竞赛水平。
本末倒置了啊!
第二,竞赛的实际作用是清北扩招。过去博雅领军时期,省一就可以,现在强基要国赛了。现在北京各二线的市重点基本上清北人数惨淡至极,因为竞赛省一也没用,能不能进省队已经不是考学生自身了。
奉劝大家,踏踏实实不要想竞赛,想清北,人大附的学生基本是全市掐尖,小学开始训练,没必要争这个。踏踏实实搞好自己的高中学习,选好学科选好专业,走自己的人生路。好学校好专业不见得比清北基础学科和冷门学科出路差,没必要大家都挤一个独木桥。人生很长,路很多,机会也是。
不要对清北过于在意,恨不得觉得这点微乎其微的机会就大于一切了,学校也该如此。
第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常识,竞赛不是教育系统办的。各学科竞赛是各学科学会办的,学会的上级是科协,属于科技系统。
科技系统是一个大系统,下面是四个部级单位,科学院,工程院,科技部和科协。
教育部是自己的教育系统。
这都不只是跨部门了,这都跨系统了。
所以就不难理解教育部一直在弱化竞赛了,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行业学会组织的高中阶段学科爱好者的比赛,而不是高中学科教育要做的事情,只是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可以自主认定,以其成绩作为自主招生的依据,这个自主的范围,不论是名额,允许的学校范围还有竞赛奖项,都在缩小。不可能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这个缩小,是大势所趋。
很多事情,不要跟风,不要重复。
如果其它学校想崛起,不是在竞赛上找突破口,而是真正做好自己的学科教研和教学,踏踏实实让自己的学生的高考名次比例比中考进步,哪怕进步一位,都是胜利。积小胜为大胜,集跬步为千里。
任何事情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