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英超的天王山大战打成这个样子,想必很多看热闹的中立球迷都不会感到满意。
然而,对于当事的双方来说,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赢球,但在赢球一方只可能有一个的情况下,不输球就变成了一个情理之中的次优选择。
所以在这场比赛,我们看到了瓜系本尊瓜迪奥拉和瓜系第一大弟子阿尔特塔之间的防守限制,结果彼此限制到最后,大家也就不剩什么了。
于是,一场0-0也就难免如此。
开场之后,曼城率先打出了一次通过中场:
然而为哈兰德送上传球的福登,在几分钟后就显示了他的防守职责有多么沉重:
他的防守职责之所以如此沉重,就是因为他所在的左路是阿森纳的主攻方向,这一侧的萨卡、本-怀特和拉到这一边的厄德高,是阿森纳通常在进攻中选择的第一发起方向。
所以在第7分钟,在曼城控制球权的时候,福登上前,结果曼城中场传递失误,直接被阿森纳打回头,来不及落位的福登就只能坐视阿森纳这一侧打出传中了:
而在萨卡和厄德高都被严格限制的情况下,本-怀特其实就成为了阿森纳这一边的进攻主要发起点:
至于曼城这边,开场以来第一次好机会来自于定位球进攻:
而这个定位球,是边后卫格瓦迪奥尔上前制造的:
本场比赛,在斯通斯和沃克缺阵的情况下,瓜迪奥拉排出了格瓦迪奥尔、阿克、鲁本-迪亚斯和阿坎吉的后卫线,依旧是将运动和身体能力最好的两名球员用作边后卫。
在这种情况下,格瓦迪奥尔和阿坎吉可以完成边后卫向前站位的职责,但指望他们在帮助进攻时还能如何如何,那就是强人所难了:
这一侧的阿坎吉如此,另一侧的格瓦迪奥尔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在后卫线的身前,瓜迪奥拉则排出了罗德里和科瓦契奇的后腰组合。之所以是后腰组合,而不是一个后腰一个边中场,是因为在出球阶段,科瓦契奇的位置相当深:
看起来,瓜迪奥拉也很清楚后腰线上要为罗德里增加保护,科瓦契奇是比贝尔纳多-席尔瓦或阿尔瓦雷斯更好的选择,更何况科瓦契奇还有带球向前的技能,这一点也能帮助曼城完成突破阿森纳的逼抢,完成从后向前的推进。
只不过,这样一来,你也就甭指望科瓦契奇还能像打在这个位置上的贝尔纳多-席尔瓦和阿尔瓦雷斯在进攻端体现作用了。
的确是不会像前几场比赛那样暴露空当,甚至前后脱节,但像平时那样打出水银泻地的进攻,也是不可能了。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阿森纳这边,两个边锋都要来到边后卫的身侧进行帮忙:
虽然阿尔特塔这一场将哈弗茨和热苏斯这对理论上的黄金搭档同时派上了场,但他想的很可能不是双前锋思路,大概率只是在马丁内斯身体不在最佳的情况下,更看重热苏斯落位防守的能力罢了。
毕竟当年在曼城,热苏斯也曾在对阵皇马的比赛里担任防守职责非常重的左边锋。
所以在不知不觉当中,两支球队就形成了另一种镜像。
四个后卫全部都有中卫体格,都摆出了实际意义上的双后腰,双边锋都需要深度落位,以此保护中场身侧和边后卫区域的空间。
这样一来,还想打出进攻,自然就需要顶在阵线最前面的双人组合进行最多的发挥了,也就是哈兰德+德布劳内VS哈弗茨+厄德高。
而这场比赛之所以打得如此地缺乏观赏性,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两队进攻搭档,其实都各有各的问题。
首先,在曼城这边,哈兰德是最大的问题。
在自家边后卫上来之后没有足够的效率,自家边锋还承担沉重防守职责的情况下,当家中锋就需要更多地拉出来打,在带着对方中卫的情况下支援二线的队友,从而给队友们制造出额外的进攻空间,尤其是需要更多地拉边进攻。
然而很可惜的是,哈兰德并不擅长这样的踢法,所以在全场比赛,哈兰德除了与对手中卫肉搏,尝试着接应边路低效的传中,并不知道该如何参与到比赛里。
相较于此,虽然德布劳内无法和哈兰德形成特点上的搭配,但他至少还有一些带球突破的操作:
甭管效率高低,这至少是让阿森纳的球员感受到了更多的压力。
而在阿森纳这边,厄德高则是最大的问题。
哈弗茨显然不是一个能像哈兰德那样从0肉搏到90分钟的球员,他也更擅长回撤、拉边等作业,但作为哈弗茨的搭档,阿森纳的进攻第二人,厄德高在这种强度的比赛里转化不出前锋的作用。
至于他的那些精妙传球,在边锋都被压在身后,不存在足够多的接应点的情况下,其实也难以发挥。
反倒是在哈弗茨和热苏斯一侧,两个人都能互相利用到对方的特点,互相利用到对方制造的空间,从而能打出一些内容:
然而,热苏斯在攻防一肩挑的情况下,自然是无法打满全场的。
而且,在这场比赛,还有一些由调整带来的变化。
上半场不到30分钟,阿克受伤离场,比上赛季开始频繁受伤的时候还要早了一个月,于是瓜迪奥拉用里科-刘易斯将其换下。
小将登场,阿坎吉收进中卫线,里科-刘易斯则内收作业,将这一侧的边路让给了贝尔纳多-席尔瓦。这一手棋让曼城拿到了更多的球权,也是曼城能在数据上看起来占优的原因,毕竟曼城有内收进来,增加中场优势的方法,阿森纳不上津琴科的话,自然是抢不过的。
当然了,主、客场也是一个原因之一。
其实正是因为这个换人调整,才让热苏斯和哈弗茨在里科-刘易斯这一侧打出了优势,至于里科-刘易斯所带来的中场优势,到了进攻端就难以显现了,因为他的技术能力并不够格,这次进攻不顺着球路给右手侧,而是在重压之下只能敲球,让球从哪来的就回哪去,就足以显现里科-刘易斯的水平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支以进攻而闻名的球队却打成这个样子,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想起来其实也不意外。
下半场回来,阿森纳在前场通过抢断,终于通过厄德高打出了第一次好机会:
你当然可以苛责萨卡和热苏斯,但结合他们的防守职责,苛责的话也难以说出,更何况他俩到了70分钟区间就都下去了,换上来的替补球员有体能,也能让厄德高再传出一次机会,但没有打进:
这个时候,你骂替补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特罗萨德能打进也就不是替补了,反而应该由此延伸出去思考,为什么首发边锋打不满全场?为什么在边锋死防的情况下,打出进攻的时候还需要边锋来跑、来打?
而在曼城这边也是一样,在不可能换下哈兰德,也不可能连续在强强对话换下德布劳内的情况下,福登必然要被消耗殆尽,也必须需要替补上场,结果有了替补边锋,最好的机会也是由替补边锋制造的:
所以,你如何解释这场比赛呢?
如果哈弗茨和热苏斯是阿森纳顶在最前面的两个人,如果其他人为他俩做耗材,阿森纳的战术高度会不会更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那必定不是阿尔特塔的思路和方向,相较于此,他要保的是厄德高的跑动、逼抢和传球。
这也是阿森纳通过后场上四中卫,中场摆赖斯+若日尼奥,前场顶哈弗茨,一切都为厄德高制造优渥环境。
然而,你保了这个,就要接受丢了那个,甚至要接受这场比赛越是能力强、表现好的球员越是体能率先见底,从而无法打满全场比赛的事实。
曼城这边也是一样。
哈兰德是英超第一射手,但没有了中路、肋部和边路的全套资源加持,不仅今天打不出进球,甚至连自己带出几次威胁进攻都做不到。德布劳内是其在舆论层面的最好帮手,但两人凑在一起打不出配合,而且还无法连续第二场比赛将比利时人换下,那么被耗尽的、被换下的只能是福登。
反正到头来,大家一起骂格瓦迪奥尔、阿坎吉不会像坎塞洛那样进攻,科瓦契奇也不会像京多安那样进球就好了。
师徒都想赢球,却也都怕输球,于是只能用耗材建立防守结构,继而暴露所谓的球星没有带队能力,联手奉献这样一场让人难以评价的比赛。
而这场比赛的画外音,则是克洛普那隐隐的偷笑声。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牧子的足球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