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为什么打球手感时好时坏?

2020-10-25体育

先简单阐述下 「火热手感」的理论:如果一名投手上次投篮命中,那么他下次投篮的命中率会提高。按照统计学问题来研究,即是证明一次投篮是否会影响另一次投篮。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手感好时,真的准到连自己的不相信。

其实不光是篮球,高尔夫球的不断推球入洞,棒球手持续击出安打,飞镖选手把把正中红心,这都是手感。

连续88次水漂的吉尼斯纪录保持者

甚至我们小的时候玩的打水漂,抽陀螺,打台球,弹弓砸玻璃...呃最后一种不算,这都是一个动作在不断的重复下所产生的肌肉记忆。

打陀螺 我就是陀螺 你们谁来……

所谓「肌肉记忆」,从投篮练习的原理来说,我们的大脑会排除一些投篮不进的动作,而去记住投进的动作、力道等。

事实上,肌肉记忆可以通过后天科学的训练来强怀积累,而「火热手感」的存在,从统计学上来说自今都无法证明。

但是,学术界无法证明的事,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客观地说,就是无法在统计学上证明一个观点,不能说相反的观点是成立的。说「火热手感」不存在,同样不成立。

所以科学,就是在自己抬自己杠中不断前行。

曾经,体育心理学家约翰·艾略特博士则试图从科学层面来理解「火热手感」。

切入点是:一次投篮影响了投手的心理,投手的心理会影响下一次的投篮。

而值得注意的是,艾略特博士认为,运动员想发挥出良好的表现,必须保持平静的心态,用脑电波来显示,就是较低的β波和较高的α波。

大脑的思考分析或疑虑,会激发较高的β波,导致行动反应迟缓,无法达到比赛的最佳状态。

比如我们手被被烫到时,迅速收手,这时的反应源于本能和肌肉记忆,而不是经过大脑分析。比赛中,运动员一旦思考,本能就会消失,产生较高β波,降低反应速度,进而影响赛场发挥。

艾略特博士认为,运动员要经过大量重复练习,加强惯性,消除疑虑,即使在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大脑也能保持较低的β波和较高的α波。

换句话说,运动员充满自信时,大脑很平静,这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比证明「火热手感」的存在,更具备可操作性。

好吧,本身很玄学,非要我讲科学,以上是我能想到对手感最装逼的解释了。其实综合我这么多年高胖远投怪的经验,当某次打球手感好,投篮命中率高,其实这是我们不断反复从而形成肌肉记忆的过程。

只有达到那个状态, 每一个球都按照自己身体本身的节奏和掌控的感觉飞出去,刚好又能得到命中的正向反馈,才会让手感越来越顺。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球员一旦手热之后你会发现他怎么投怎么进的原因,因为他的身体已经记住了在那个位置附近用多大的力量,多高的弧线,怎么样的发力姿势能够让球落在某个固定的范围。

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准确和连续命中,我们多数业余选手上都会在自我肯定和自我怀疑中摇摆不定, 甚至会产生不甘心,不认命,进入把筐砸歪都要进的自我较劲模式。

往往越是如此,我们的身体就会被迫不断的调整发力方式和感觉,肌肉记忆会被打乱,我们的主观调节和肌肉记忆的潜意识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冲突和内耗, 导致那一场比赛彻底凉凉,成为自己业余生涯不愿提及的噩梦。

职业球员花样繁多的投篮训练方式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后一种情况的发生,只不过肯定是无法完全杜绝的。

大部分球员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会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命中率分布,但常在河边走,谁还没个遇鬼的时候。

最后要说的是,球场上的进攻方式不光只有投篮,打球的乐趣也不完全仅是进球。

每当我看到对面球员空位拿球想投又止的时候,

我都会坚定的告诉他——投嘛,万一进了呢?

而这句话之后,往往都会换来一个让我满意的结果和对方充满恨意的眼神。

这时的我会再轻轻的跟他说——不怪你,有风...

最后,学会正确的投篮姿势,坚持科学的训练很重要,关于投篮的细节,我下面这篇帖子里有过较为全面的阐述,供你参考。

篮球需要一些故事,我愿身体力行!每天都爱写点关于篮球的点滴,喜欢的有缘人可以关注大导我的公号【大导球肆】。

就酱,感谢看完,给您鞠躬了...

对不住,鞠反了,给您再鞠次,点个赞再走呗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