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晨辰这一泄私愤的行径,无意中揭开了中国体育制度最为残酷的一面:
体教分离之下,一将功成背后的万骨枯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妥善安置 ?
我在知乎上写过一篇时常想来会自鸣得意的英超研究报告:
其中有一个数据:
英超为英国带来了36亿英镑的税收收入,并直接创造了94000个就业岗位。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据会问:
怎么这么多岗位,英超才几个球员啊?!
实际上,除了各俱乐部的球员之外,还有俱乐部的员工、联赛的运营和推广、以及电视台的解说、记者、物流、理疗师等等一系列衍生出来的岗位。
这其实就是职业联赛的重要之处——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让经济变得更加多元化。
以击剑为例,
从培养的成本上来说,从青少年阶段到成年国家队水平,整体投入可能需要15万-50万美元,对于顶尖运动员可能高达70万-100万美元。
进入到职业阶段后,不算装备费用:
收入呢?
如果没有补贴的话,以目前击剑的职业化程度来看,大多数选手都是要入不敷出的。
倘若冷门项目可以做大蛋糕,搞出更多如意大利击剑甲级联赛的职业联赛,卖掉更多的转播权,找到更多赞助商并且提高运动员的收入,其实就可以带动击剑产业的发展。
再比如说体操,
除了打造职业化联赛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打通职业转型的链路。
以足球的青训为例,青训营培养出来的球员,不见得一定会成为职业球员,也有相当一部分会成为青训教练、裁判等足球相关产业的人。
所以,
在培养冷门运动员的时候,一旦被淘汰,要有一个兜底机制:
比如体操相关的,除了可以成为基层的教练员或者裁判员之外,其实也可以转型为瑜伽、形体之类的老师,并且根据运动员的等级,给到相应的税收优惠幅度。
这样,
既保证了运动员的流向,同时也给到了企业更多招聘被淘汰的体校学生的动力。
但是,
从根本上来讲,有几个问题不是我们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大概率是世界上所有大国里最不爱体育的国度。这一点直接导致了体育活动的主要发展逻辑是为国争光,而非想办法把民间的体育热情转换成实际的现金流。
这是现役运动员不得不依靠编制来培养和退役运动员多但是与之相关的就业岗位少的根本原因。
这点无解;
第二,体教分离制度下,用来兜底的福利体系并不是很完善。这一结果,一是大量的体校耗材隐没在人群里,二是像吴柳芳这样的次顶尖运动员没有一个清晰且合适的职业规划;
第三,即便打造出了职业联赛或者业余俱乐部,我们是否有时间且愿意花钱呢?
如果这三点无法解决,
那么无论是热门运动如足球和篮球,还是冷门运动如体操和击剑,
像杨文吉和吴柳芳的案例仍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