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种设想,在中国足球历史上实操了不止一次。
但是实际效果都不怎么好。
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以及90年代初,都出现过专门抽调球员组成一支球队,平时参加联赛,有国际比赛任务时参加国际比赛的情况。
其中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体育还被隔绝在世界体育大家庭之外,国家队平时并没有什么国际正式比赛可以踢,主要是的比赛任务是出国参加各种友谊赛。
这种友谊赛一方面带有一定政治宣传的意义,另一方面其实也有像足球发达国家取经,海外拉练的意思,所以往往每次出去时间都会比较长。
为了避免长期占用其他球队人员,所以干脆就自己组建了一支球队,没有出国比赛任务时就在国内参加联赛,有比赛任务时就整队出国参赛。
而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组建的国家二队和国家队,则跟现在的「U23」政策和国青队整体踢中乙的政策异曲同工了。
主要就是怕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在自己的球队踢不上主力,所以干脆整体抽调出来组成国家二队和国奥队,没有出国比赛任务时就在国内参加联赛,有比赛任务时就整队出国参赛。
其中1988年成立那一支国家二队,基本上选用的全部是1967年以后出生的年轻球员,就是一个变相的「U23国家队」。
应该说,这些球队在参加国内联赛时,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1988年的这支「国家二队」在1989年甚至可以勇夺全国联赛冠军。
但是到了国际赛场上,成绩其实依然惨淡。
1989年勇夺全国联赛冠军的那支「国家二队」,在冲击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也依然以失败告终,总体战绩跟后来短期集训的国家队相比并没有什么质的飞跃。
究其原因,其实就两点:
第一是在联赛中,其实这种国家队得不到太有价值的锻炼。
中国足球的江湖从来都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国家队的球员归根到底也是从各个地方球队抽调来的,而地方球队的球员如果表现的好,将来国家队调整人员时,也很有可能被调整入队。
所以各支球队在联赛中遇到国家队时,往往就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大家都是娘家人见婆家人,最重要的是不要伤了和气。
长期在这种比赛节奏和氛围中进行联赛的国家队,到了国际赛场上,面对迈着六亲不认步伐的外国国家队,往往就表现出对比赛强度的极端不适应。
结果往往就是要不然被人一冲就跨,要不然就是动作过于强硬,屡屡遭遇点球和红牌判罚。
而第二种情况更可笑,就是地方球队不防水,国家队自己放自己的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支冲击1992年奥运会失利的「国家二队」。
因为1991年又奥运会预选赛的任务,所以「国家二队」在参加联赛时,很多球员都因为害怕受伤,主动选择「消极应战」。
结果1989年还勇夺冠军的「国家二队」,1991年联赛直接降级了。
但是在联赛中长期这么「自我保护」,导致国家队真到了奥运会预选赛上,怎么也紧张不起来。
最后一场踢韩国,打平就出线的情况下,直接一个「黑色九分钟」,九分钟内连丢三球,痛失出线权。
后来所谓的「恐韩症」,就是从这一场比赛得上的。
就好像所有赚快钱的办法都写在【刑法】里一样,我们现在能想到的所有投机取巧的办法,其实中国足球历史上已经都试了一次了。
事实证明,这种全球竞争,高度体系化的体育项目,还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