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日本的联赛看,可以问出一大堆的问题,比如为什么J联赛可以实现盈利,为什么B联赛可以实现盈利,为什么T联赛可以实现盈利...
所以根本问题是为什么大家职业化时间线一致,甚至日本人还稍晚,但职业联赛又是盈利上可以超过,过几年说不定竞技上也能超过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T联赛能够办起来,还真得感谢乒超联赛。
2016年,日本乒乓球协会宣布推出新的乒乓球联赛,考虑到乒乓球职业化的难度,先将T联赛打造成个半职业的联赛,最终往职业联赛过渡;
2017年的时候,为了防止日本队在东京奥运会上挑战中国乒乓的王座,乒超出台禁止外援的政策,拒绝了包括平野美宇在内所有的外籍球手参加乒超;
那这批日本球手和剩下来的东亚球手怎么办呢?
要么去德国打球,比如日本队的张本智和和中华台北队的林昀儒,去的是德国的乌尔姆俱乐部;
更多的就去邻国打球,
比如韩国队的李尚洙和安宰贤,中华台北的廖振珽,中国香港的黄镇挺,还有郝帅等非现役国手,均在其中。
2019年7月的时候,T联赛做了一个意义深远的人员结构调整,任命埼玉队的监督日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