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的报道,自马科斯总统上台以来,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逐渐恶化。马科斯的政策使马尼拉与北京关系变得疏远,转而更加亲近中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这一政策方向的改变与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在具体行动方面,菲律宾政府撤回了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中国融资申请,特别是涉及铁路项目的部分。这一决定进一步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局势。
美国银行对此表示,如果中国对菲律宾采取经济制裁措施,两国之间本已存在的贸易不平衡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该银行指出,菲律宾对华出口、旅游业以及来自中国的投资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一趋势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得尤为突出。
此外,如果菲中关系继续恶化,特别是在南海争端问题上,两国间的紧张局势可能会对菲律宾的经济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近日,日本媒体报道,菲律宾军事基地改造和发展局局长兼前国防部长德尔芬·洛伦扎纳透露,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上任后,中国终止了对菲律宾三个铁路项目的资助,其中包括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对于这一局面,一些菲律宾人早有心理准备,毕竟马科斯政府在挑战中国主权利益的同时,难以期待中国在经济上对菲律宾提供支持。菲律宾当前面临的困境,可以说是自食其果。
当初与菲律宾合作,投资菲律宾的多项重要项目,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与双赢局面。
中国一直对邻国秉持着「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致力于与周边国家维护良好的关系。尤其在菲律宾上一任总统执政期间,中菲双方的关系非常友好,双方合作频繁,互利共赢。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大幅增加了对菲律宾的投资,总额一度接近500亿菲律宾比索,相当于约62亿人民币。然而,自从马科斯总统上任后,两国关系的风向发生了变化。
再来看美国的承诺问题。菲律宾前总统发言人蒂格劳认为,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声称美军可以为菲律宾船只的运补行动提供护航,实际上是一个虚假的承诺。蒂格劳指出,帕帕罗作出这一承诺后,美国国防部新闻秘书很快否认了这一说法,推翻了所谓的出兵承诺,并改口称美国将仅提供重要的咨询支持。这表明,美方根本没有为菲律宾出兵的打算。
进一步分析【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实际上,美菲双方都清楚,这一条约几乎不可能被真正触发。原因在于,中国有多种方法可以应对菲律宾,不必通过直接的军事冲突。
在华盛顿召开的美日菲三国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承诺,美日两国将在未来5到10年内向菲律宾投资1000亿美元。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吕宋经济走廊的多个领域项目。这一消息传出后,马科斯政府在南海地区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在仁爱礁、黄岩岛和仙宾礁等地频繁挑衅中国。此外,菲律宾还同意美国在吕宋地区部署「堤丰」陆基中程导弹系统,并向美军开放9座军事基地。这一系列举动使得南海局势日趋紧张,中菲关系也迅速恶化。
目前,中资企业已经撤出菲律宾,尽管马科斯政府满怀希望地寻求美国和日本的合作,但并未得到预期的积极响应。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美国自身并不具备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近年来,美国的铁路系统频繁发生事故,反映出其基础设施状况并不理想。尽管拜登在成为美国总统后提出了一项规模上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但截至他任期即将结束时,这一计划仍未能真正落实。
其次,日本虽然在铁路建设方面拥有相当的技术能力,但其无法为菲律宾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日本目前面临着本币大幅贬值的问题,经济状况堪忧,自身尚且难以维持,更遑论为菲律宾提供大规模贷款。
因此,菲律宾政府在中资撤离后,希望寻求美日合作以推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愿望面临重重困难。
马科斯因遏制中国而面临不利局面,中方迅速在南海采取行动。根据年度例行训练计划,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近日进行了一次连续昼夜航行的远海远域实战化训练。在南海某海域,山东舰的飞行甲板上,多架歼-15战机陆续起飞,前往预定空域进行任务。其中,歼-15战机组成双机编队,发射导弹并成功命中目标。此次训练涵盖了南海和西太平洋等多个海域,通过多种作战背景下的编队协同及指挥训练,进一步提升了航母编队在远海远域的作战能力。
2024年9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团长会晤中,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与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进行了会谈。双方围绕中菲涉海问题,特别是仙宾礁问题,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中方重申了在仙宾礁问题上的一贯原则立场,要求菲律宾方面立即撤离相关船只,强调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并确保【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双方表示,将继续通过双边磋商机制等外交渠道保持沟通。
菲律宾如果希望避免局势持续恶化,应采取何种措施?根据【人民日报】的文章,菲律宾应该采取的明智之举是「立即停止侵权挑衅,迅速撤走相关船只」。冲突和对抗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对话和协商才是解决分歧的合理途径。换言之,若菲律宾此时愿意放弃挑衅行为,并与中方就相关问题展开谈判磋商,那么局势还有望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