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为什么国足在关键比赛运气差?

2020-12-25体育

中国队在洲际比赛上的表现,抛开人才储备之外,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点,国脚们从小参加的高强度比赛数量和质量均严重不足。

直到2017年,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才重启。当年,U13、U14、U15、U17、U19五个年龄段的比赛数量是1171场。

对于一个中国青训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小球员,每年的比赛数量大致在20-30场之间。平时的训练多以集训和跑圈为主,很少参加有着高压迫强度和高攻防转换节奏的比赛。

作为对比:

同年龄段的日本球员每年比赛数量在40-50场之间。

同年龄段的欧洲球员每年比赛数量最夸张的可以到80-100场。

比赛数量的不足,导致了球员缺乏高强度比赛中处理球的经验。

简单来说:

球商严重不足

最明显的就是武磊,2017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倒数第二轮踢叙利亚的比赛,明明有更好地保护球权的方式,非要把球权送给叙利亚,导致中国队在最后一分钟被绝平,最终无缘更进一步。

其次是裁判的尺度问题。

在中超赛场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官哨、嫩哨、保护哨屡见不鲜,导致某些国脚大户球队、能够一直享受到裁判红利。

但到了洲际赛场上,裁判红利消失之后,很多球员仍然会习惯性地等哨,由此造成了不适应。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2015年亚洲杯八强战对澳大利亚的比赛第49分钟,队长郑智倒在了禁区里。中国队相当一部分球员习惯性地在等哨,在反应上出现了明显的迟疑,让卡希尔抓住了这个不越位的机会在郑智身边接球小角度倒钩射门得手。

第三才是心理问题。

这个心理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不懂装懂的媒体,一方面是不懂非要看比分的所谓球迷,一方面是不懂还非要督战的主管部门,一方面是教练和球员层面上的想赢怕输。

因而,在战术的设置上经常出现些自我矛盾、甚至不符合足球逻辑的布阵;

在场面上,也时常出现思想不统一的情形。

最明显的例子当属李霄鹏在去年大年初一的「希望能借他的名字,祝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强行派出了根本没有比赛状态的洛国富,导致越南就是抓着防守慢一拍的洛国富侧猛攻,最后输到脸都不要了。

最后,

白头巾主导的亚足联确实在打压中国队。

最明显的例子是2011年国奥队客场挑战阿曼国奥的比赛,在比赛最后阶段,后点插上的雷腾龙将球碰进了球门,被西亚裁判组判定为越位在先,同时将抗议的主教练老布罚上看台。

加时赛中,被裁判拖入加时赛的九人应战的中国国奥因体能崩盘不敌阿曼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