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伦敦一座城市为何能同时养得起十来家足球俱乐部?

2024-08-28体育

因为伦敦足够大且英国的商业体育产业足够发达。

伦敦素来有三个概念:

  • 真正意义上的伦敦,总计1.12平方英里的伦敦市(更出名的叫法,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
  • 包括伦敦市和威斯敏斯特、富勒姆、肯辛顿-切尔西、伊斯灵顿等12个自治市在内的内伦敦
  • 包括伦敦市和下设32个自治市的大伦敦地区
  • 除了金融城和威斯敏斯特这种地方,无论是伦敦人还是乡下人,其所在的区域都会有起码一支属于当地的职业或者半职业俱乐部,

    至于业余的,车载斗量,数都数不过来。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身份象征。

    举个例子,

    位于狗岛的米尔沃尔,建立于1885年,由一群苏格兰伦漂船坞工人建立,除了一起踢球之外,足球俱乐部尤其在现代英国,取代了教堂的部分职责,提供一个抱团取暖以及作为社区整体发声的载体,也算是一种广义上的政党组织。

    因为基于社区,所以户口本太子就特别重要,比如阿森纳的布卡约·萨卡,出生于伦敦西北伊灵区的一个郊区地区格林福德,正经八百的伦敦人,7岁时候就加入了阿森纳的青训营。这种自家孩子,是很容易获得英国少数裔支持者最多的阿森纳拥趸的支持的:

    当然,

    老钱支持者最多的球会如切尔西,我认识一个勋爵,VIP级别的季票持有者,看不见得每场都去看,季票是一定要有的,这样的人数不少,也就是所谓的基本盘。

    也正因为英国人视足球如生命一般的热爱,以及英国队相对来说还是能够负担英超套票或者转播订阅费的,所以当年足球还没有进入到全球化阶段的时候,天空体育仍然愿意给英超元年报价五年3.04亿英镑,就是基于当地的消费力而定的。

    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份合作可以被视为现代商业体育-传媒结合的标杆。

    而这些人,也愿意为足球的周边用品付费。

    举个例子,在伦敦的大街上,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穿着不同球队的球衣逛街,不会有一种违和感。这种场景和文化现象,哪怕在比赛日,国内也很少看到。

    如果是小一点的城市,在出场比赛日,全场几乎同一颜色。上周末我去了伯恩茅斯,路边挂满了伯恩茅斯球队的宣传,这也是足球文化的一种体现。

    也不仅仅是英超球会,

    我之前举过一个例子,位于金斯顿的AFC温布尔登,为了抵制异地搬迁而自发组织的会员制俱乐部,一边依靠社区会员重建,一边和「偷」走队史荣誉的米尔顿凯恩斯干仗,最后迎回了所有属于该社区的荣誉。

    除了会员的支持之外,英超也承担了一些扶持草根俱乐部的义务,会拿出转播费用的一部分去扶持低级别的俱乐部,狂帮的财报里也有所体现。

    作为社区的代表,AFC温布尔登也要承担相应的社区义务,比如定义组织慈善活动,照顾社区里的弱势群体:

    核心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英超就更是如此,

    除了比较常见的塑像之外,比如富勒姆,中场的时候也会请些足球名宿到场与现场观众互动,再上赛季主场和阿森纳的比赛,富勒姆就请了队史第一位黑人女球员到克拉文农场表示敬意。

    足球文化一环套一环,

    核心,还是足球是相当一部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20%的热爱足球的人口加上海外影响力,足以供养整个英格兰足球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