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马拉松后恢复跑步,为什么摄氧量越跑越低?

2024-05-14体育

很有意思的问题,不知为何没有热度

今年三月我在高原旅训时,最大摄氧量最高值曾达到70,锡马前基本稳定在67。锡马后经历了短暂休息,虽未断训,但最大摄氧量却跌至65,至今未能恢复

这是因为运动手表对最大摄氧量的测算方式通常采用 间接测定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受试者进行极限运动,而是根据某些特定算法,基于 生理参数(如心率、步速、体重等) 来估算最大摄氧量。虽然这种方法精度相对较低,但它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来监测和跟踪最大摄氧量的变化,对于业余跑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马拉松赛后肌肉本就处于疲惫状态,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停跑恢复,心肺功能下降,血液和血浆容量减少,再加上近日南方地区已基本入夏,温湿度升高,种种因素都会给运动表现带来不利影响。恢复训练时手表判定能力大幅下降,最终就会反映到最大摄氧量的数值上

前文我们提到过,手表数值仅供参考。因此遇到最大摄氧量回落的情况并不需要着急,借助循序渐进的训练,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到最佳状态,摄氧量也自然会实现回升

如果希望得到更准确的最大摄氧量数值,有条件的话,可以去附近的实验室或运动基地等,利用 专业设备(如气体分析仪、运动平台等) 进行极限运动,并以 直接测定法 测量最大摄氧量

因为几乎所有运动都需要通过消耗氧气来产生能量,而最大摄氧量正代表着人体在剧烈运动中每分钟能够摄入的最大氧气量。直接测定法的原理正是通过测量受试者在极限运动状态下的气体交换情况,计算出每分钟能够摄入的氧气量,即最大摄氧量

这样测出来的数值更为精确,可以用以评估自身心肺功能和体能水平,为后续训练计划和成绩预估提供参考

附张表格展示不同最大摄氧量对应的预估马拉松完赛成绩,仅供参考

最大摄氧量属于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指标,俗称「天赋」。后天训练虽然可以改善,但优化幅度极为有限

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最大摄氧量,影响马拉松成绩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肌肉耐力,比如跑步经济性,所以即便单项数值偏低也不必灰心,或许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当前能力所能触达的成绩上限,但作为业余跑者,凭我们的努力程度压根摸不到所谓的上限,远远没到拼天赋的时候

踏实努力,砥砺前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