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已知必输的竞技体育比赛还会参加吗?为什么?

2024-03-14体育

明知必输的比赛?那可太多了。

2011年的达拉斯小牛。

2016年的莱斯特城。

2018年站上波士顿马拉松起跑线的川内优辉。

2018年波士顿马拉松,川内优辉战胜众多账面实力远高于自己的对手,爆冷夺冠。当天波士顿大雨,气温很低,多名选手退赛,而川内优辉曾经参加过极寒条件下的赛事,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让他率先通过了终点。图片来自外媒,侵删

第100回箱根驿传的青学VS驹泽。

2022-2023年驿传季,驹泽包揽三大驿传冠军。2023-2024驿传季,驹泽再次夺取出云和全日本驿传冠军,队内高手如云,被认为时第100回箱根驿传的头号夺冠热门。然而,箱根驿传三区,青学的太田苍生发起绝对反击,最终青学逆转夺冠。图片来自外媒,侵删

湘北VS山王。

卡卡罗特VS弗利沙 [1]

无证骑士VS深海王 [2]

永远都存在以弱胜强的可能性,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如果比赛只是简单的账面实力计算,那么绝大多数对决,其实并无存在意义,大家打开战力计数器,滴一下就行:

速趴杯具塔,唯战力论的知名受害者之一。以弱胜强的名场面,并非只在热血漫画中出现,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图片来自外媒,侵删

如果用冷冰冰的概率学来描述,世间其实没有必赢,也没有必输的比赛。假设有一位强敌,战胜你的概率是99%,那么连续向他发起十次挑战,他一次也不输的概率会下降到90.44%。如果挑战100次呢?或是1000次呢?

也许他会滑倒。也许他会拉肚子。也许他会因为某些原因心绪大乱。也许他也会陷入怀疑:对面的你,有没有可能比他更强?

身为underdog,就要有underdog的觉悟。如果遇上强敌,就全力去战斗。如果还是赢不了,就使用十倍界王拳。如果竭尽全力后仍然败北,就想办法活下来,回精神时光屋修炼,让自己变得更强。

但如果你退缩了,你的取胜概率就永远是0%。

抛开胜负不谈,和远比自己强的选手对战,是难得的修行机会。强敌就像标杆,可以让你提前看到自己未来能抵达的高度。基普乔格在维也纳挑战全马破二成功后,跑进205甚至203的马拉松选手大幅增加,世界纪录也随之刷新,就是最好的例子。

说来惭愧,虽然洋洋洒洒的灌了这么多鸡汤,其实我自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跑步爱好者,如果用比赛拿名次的标准来衡量,那么任何一场比赛,我都是输家。我不想说什么「人唯一的对手是自己」之类的屁话,我可以分享的,是underdog的生存之道:

曾经的我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类型的跑者,成绩很不稳定。每逢比赛,甚至是间歇训练的前一晚,我都会患得患失,紧张得睡不着。但最近两年,我开始相对认真和规律的训练。空无一人的绿道,就是我的精神时光屋,在千万次脚掌撞击地面后,我明白了两件事:

1 比赛成绩是由我的训练水平决定的。即使发挥失常,成绩也不会有太大波动;

2 只要继续努力训练,我还能变得更强。

想明白这两点后,我不再畏惧比赛。 赢也好输也罢,如果放弃比赛,最对不起的人,其实是努力训练的自己。

如果你能够稳定的完成以前无法想象的训练,如果你能够从容的战胜曾经让你畏惧的对手,意味着你的实力真正的迈上了新的台阶。用一次次的战斗去锤炼自己吧,总有一天,你会站在群山之巅。

也许那个时候,另一个问题会涌上你的心头:

明知必赢的比赛,还有参加的必要吗?

参考

  1. ^ 这个…勉强算拳击比赛吧…
  2. ^ 这个…勉强也算拳击比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