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俄专家声称中国压价太狠,真把中国当做慈善的了,这种心态要不得

2024-04-24体育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在今年2月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管道天然气供应方,首次超越长期排名第一的土库曼斯坦。

对此,俄媒【观点报】发表评论文章,并抛出了一个极为令人无语的观点:他们认为,土库曼斯坦之所以比俄罗斯提早近10年进入中国管道天然气市场,不是因为俄罗斯自己忽视了中国市场,而是因为土库曼斯坦接受了「中国的苛刻条件」。

【土库曼斯坦比俄罗斯提早近10年进入中国管道天然气市场】

中俄目前的唯一运行的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称‘西伯利亚力量’),于2014年开工,2019年通气。

而连接中国和土库曼斯坦之间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早在2006年便签署协议,2007年开工,管道分为ABCD四条线,最早的A线于2009年实现通气,D线目前还在建设中,如果D线实现通气,那么管道总输气量将达到850亿立方米,比「北溪1号」还多300亿立方米。

按照通气时间来算,土库曼斯坦进入中国管道天然气市场的时间,整整比俄罗斯早了10年。对此,【观点报】援引俄罗斯能源专家伊戈尔·尤什科夫的话表示,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先于土库曼斯坦,就天然气供应问题与中方达成一致,原因有三点: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ABC线示意图】

第一,直到俄乌冲突爆发前,欧洲市场还被认为是俄罗斯的主要市场;

第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都能实现天然气的自给自足,直到2006年才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

第三,土库曼斯坦发现自己「处境困难」,才同意了中国的「苛刻条件」。

尤什科夫称,尽管俄罗斯将欧洲视为主要市场,但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俄之间关于天然气管道的谈判就一直在进行,比如说已经成为废案的「阿尔泰」管道项目,即管道穿越阿尔泰山脉,将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输向新疆。

但俄罗斯在谈判并接受中国的「苛刻条件」,因此双方直到2014年才达成协议,而接受「苛刻条件」的土库曼斯坦得以提前一步进入中国市场,并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有力竞争对手。

【俄罗斯跨境天然气管道的计划路线】

尤什科夫还对所谓「苛刻条件」进行了一番解释:一方面,协议中规定的天然气价格对中国「相当有利」;另一方面,中国为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田开发和管道建设提供了贷款,因此很多天然气收入都被用于偿还贷款了,现金流是很少的。

文章的最后,这位俄罗斯专家终于「图穷匕见」,将正在建设的中国-中亚管道D线,与仍处于谈判阶段的中俄蒙天然气管道进行对比,表示后者的基础设施条件更好,而且就天然气的价格和质量来说,俄罗斯方面的报价是「可能是最好的」。

【据俄方的说法,中俄还在就价格问题进行讨论】

首先,必须要澄清的一点是,所谓「苛刻的条件」,不过就是正常的商业谈判。作为世界天然气储量第四大的国家,土库曼斯坦不仅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也向欧洲、印度出口天然气。如果他们真觉得价格太低,条件苛刻,那么大不了就拒绝,也不是没有其他选择,用不着俄罗斯人在这儿「替人喊冤」。

至于中国对外贷款援建项目,然后对方通过贸易来偿还,也是十分正常的操作,毕竟我们又不是做慈善的——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水平,在中亚内部都算倒数,他们拿不出钱,那就只能靠贷款。西方将其污蔑成「债务陷阱」,而一些俄罗斯的「专家」似乎也没有跳出这种舆论陷阱。

俄罗斯专家称,俄罗斯之所以没有那么早进入中国市场,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苛刻条件」。那么为何在2014年之后,两国之间的天然气合作就实现突破了呢?说白了,还是国际地缘形势的变化,让俄罗斯不得不做出改变。毕竟2014年爆发的克里米亚危机这件事,只要是稍微关心国际政治的人都知道。

也正是在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才火速落地,据俄罗斯方面的说法,配套的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价值4000亿美元,期限30年。

两年前俄乌冲突爆发后,俄方着手推动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进程——东线管道最大输气量380立方米,而中俄蒙管道的最大输气量为50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配套的合同价值可能也会大于4000亿美元这个数字。

这样的一个大单,无疑是财政紧张的俄罗斯现在急需的。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俄方那边就不时传出关于谈判进展的消息,急迫之情非常明显。但直到现在,谈判仍然未能完成,据俄方的说法,是因为价格问题没谈拢。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我们当然是希望中俄能源合作能够尽快取得新的成果,但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是做慈善的,价格问题该怎么谈,就得怎么谈。逃避俄罗斯天然气处于买方市场的现实,讲什么「苛刻条件」来含沙射影,暗指中国压价太狠,这种心态是不可取的——作为旁观者,咱们希望这只是少数俄罗斯「专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