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电影要炒叶问的人设,必须把咏春的特点(外观特点)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上。 比如就是这个小碎拳。
但是这个特点炒作,违背了武打片的动作设计原则。原则是什么? 就是慢,动作幅度远大于实战格斗。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看其它人打斗,是第三人称远视角。别人动手,动作的位移在我们视角中的「角速度」过快,我们会感觉动作幅度太小,力度太轻。好象就是那么轻轻摸了一下。
所以邵氏以前拍武打片,专门做过试验,怎么打,拍出最好看。这个实验的结果,奠定了武打片动作设计的基础。
这个结果 ,就是动作幅度要大,现实中的重拳,在影视中当轻拳用,影视中的重攻击,一定辅以 跳跃,滑步近身,转体等等明显的位移前摇。
这个设计原则,发展出了近四十年绝大部分 武打影视,电子游戏(动作型) 这个套路太好用了,以至于 关于暴力美学 的其它发展方向都严重的受到了约束。
比如你们常说的 什么复联,什么星战什么什么的,这么多高科技超能力却一定要打肉搏。
所以 叶问以及其它类似的电影问题就在这里,因为要突显 咏春的 短小精悍特点,不得不违背这一原则,但并没找到好的拍摄方式,于是就。 显得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