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空间,这片距离地球表面20至100公里的区域,一直是人类探索的前沿阵地。
继去年12月四川凌空天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凌空天行)的「筋斗云」高速冲压发动机试飞圆满成功之后,1月20日,四川凌空天行在成都举办「云行」超音速飞机产品发布会,揭开了下一代超音速飞机验证机「窜天石猴」的神秘面纱。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系该款验证机设计方案和性能参数首次公开,和「筋斗云」一样,是地地道道的「成都造」
。
▲「窜天石猴」首次对外展示
「超音速客机正在突破与回归。」四川凌空天行科技有限公司飞机总工程师邓帆表示,根据规划,2026年超音速飞机「窜天石猴」(代号为「CUANTIANHOU」)将完成首飞,2030年高速客机「齐天大圣」(代号「DASHENG」)实现客机原型机首飞。
看产品:
国产超音速飞机新突破
红星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窜天石猴」超音速飞机机型长度为7米,重量1.5吨,配备双发动机,整体设计修长,采用黑色涂装配以橙色点缀。其巡航速度可达马赫4(四倍音速,约490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达20公里,全球出行仅需3小时。
从全球来看,超音速飞机一般有航空和航天两条技术路线,「云行」系列超音速飞机采用的是航天路线,速度可以达到很高,但没有那么多成熟技术借鉴,需要在工程设计上实现从一次性到可重复使用的转变。
据邓帆介绍,在技术层面,「窜天石猴」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例如,其发动机采用了旋转爆震燃烧技术,这种燃烧方式产生的强大能量推动发动机工作,火焰传播速度高达每小时7000公里。
▲「窜天石猴」首次对外展示
2026年,「窜天石猴」的首飞将是全系统的综合考核
,包括起降方式、气动布局、材料性能、热管理能力以及发动机表现等多个关键技术指标,将是从技术验证进入工程化落地的关键环节,标志着「云行」系列超音速飞机迈入密集研发与试飞的新阶段。
▲「筋斗云」发动机「JINDOU-400S」
本次发布会还推出了下一代「筋斗云」发动机「JINDOU-400S」。从JINDOU-400到JINDOU-400S,四川凌空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迭代。新推出的筋斗云「JINDOU-400S」发动机将用在「窜天石猴」验证机上,它的结构设计更加优化、重量更轻、长度缩短。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发动机的功率重量比和推力显著提升,从而为飞行器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支持。
谈计划:
打造一个「西游宇宙」
「我们计划打造一个‘西游宇宙’。」邓帆表示,作为独立子公司,成都公司主要有两个任务。
一方面,是建立完整的国内从事超音速飞行技术与应用服务的商业航天研发团队。
「过去一年多,我们在成都已建立起一支约200人、具有实战经验的航空航天类人才队伍。」他强调,建立这样一支能适应新的研发模式且有战斗力的团队至关重要,可以为国家未来关键产品随时提供助力。
另一方面,是在成都完善相关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
邓帆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作为商业航天领域「链主」企业,四川凌空天行的几十家供应商大部分来自四川本地,并从方案设计、加工设备等方面深入参与其中。这样一套完善成熟的本地化产业配套,可以为企业省去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
▲邓帆介绍「窜天石猴」
除了成熟的上下游配套和优渥的城市资源,四川凌空天行选择成都的另一个原因,是优良的营商环境。
「从北京引入成都,成都高新区给予了非常优厚的政策支持,还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邓帆回忆,四川凌空天行刚落地时,面临着总装过渡厂房选择的问题。彼时,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专程开车陪同,前往提前选出的好几家厂房逐一查看,「有问题现场马上打电话解决,效率非常高」。此外,在供应商对接方面,成都高新区也主动梳理名单,一一帮忙对接。
▲邓帆介绍「筋斗云」发动机「JINDOU-400S」
关于下一步打算,邓帆表示,四川凌空天行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基地计划于今年建设完毕,届时将在成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未来,包括‘筋斗云’‘窜天石猴’等在内的发动机、飞机等产品序列,不仅研发在成都,其制造、总装、出厂等完整产业链都将在成都完成。」
在凌空天行整体战略布局中,成都也被寄予厚望。「除了打造‘西游宇宙’,我们也计划在十年内,助力成都打造为全球超音速飞行枢纽。」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