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记者实探深圳首条自动驾驶公交车线路,距离规模化应用还有多远?

2024-08-29社会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梦然 见习记者 黄敏璇 深圳摄影报道

深圳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B998专线在前海合作区正式开通。8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实地体验这条自动驾驶公交专线,发现车辆行驶总体平稳,可自动避让旁侧变道车辆,但相比有人驾驶公交车速度仍较慢,车辆变道等环节设计也有待提升。

据了解,该线路由深圳巴士集团运营,采用的是商汤科技的商汤绝影自动驾驶小巴。试运营期间乘客可提前预约免费乘坐。

深圳巴士集团方面告诉本报记者,之后还有另外3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将陆续开通。运营场景将涵盖地铁站、商圈、居民住宅区、中央商务区、产业园区、文旅景区等。

采用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兼顾

从深圳前海合作区总站公交站出发,B998自动驾驶公交一路向前,途经前海合作区总站——弘毅大厦——前海湾地铁站——前海金融峡谷东——前海大厦,最终回到前海合作区总站。

记者发现,每当旁侧有车辆变道驶入,自动驾驶公交都会减速甚至停车避让。途经公交站点时,车辆可自动驶入公交车道停靠,等待乘客上车。行驶过程中,坐在驾驶位的安全员全程将手放在方向盘下未触碰,由车辆自动控制驾驶。

不过,由于频频减速甚至停车避让其他车辆,且变道、重新启动等环节灵敏度不够,自动驾驶公交相比有人驾驶公交速度稍慢,全程5个公交站的环线约5公里路程,车程用了约半个小时。

期间,安全员不时叮嘱乘客,目前车上9个乘客座位实行「一客一座」的方式乘坐,暂不允许乘客站立乘车。同时,乘客还需佩戴好安全带,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允许站立起来。

「相比其他有人驾驶的公交车,自动驾驶公交坐起来感觉很平稳,不过在车辆变道等程序设计上还可以继续改进。」乘客邹先生对记者表示。

据商汤科技官网及公众号介绍,该自动驾驶公交采用了「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两种技术路线,在特定场景下,车辆的所有驾驶操作都无需人员介入。此前,该车已落地江苏无锡、陕西西咸新区、上海临港等多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接驳服务和日常运营。截至目前,其行驶总里程累计已超300万公里。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深圳就曾率先落地应用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该公交具备人工和智能驾驶两种模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切换,是全球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的智能驾驶公交试运行。此外,去年深圳南山西丽片区也曾落地自动驾驶小巴,其搭载的是文远知行自主研发的全栈式软硬件解决方案。不过目前「文远小巴」还没有对市民开放,每天在南山西丽片区固定区域面向内部员工进行微循环示范运营。

深圳巴士集团方面向记者介绍,与2017年开通的全球首条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线路相比,此次开通的B998自动驾驶专线在技术和政策层面均有所创新。

「技术上来说,阿尔法巴主要依赖车路协同技术。我们现在的车辆主要是单车智能,不需依赖车路协同也可实现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设备也比当年的性能和功能上有提升。政策上来说,当年只允许在封闭道路上进行测试,也没有政策允许载客运行。现在有条例和实施细则支持,可以在开放道路载客示范运营。」深圳巴士集团称。

上述条例和实施细则为深圳于2022年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及2021年发布的【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自动驾驶公交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

实际上,今年以来,自动驾驶已在全国多地试点运营并引发公众关注。萝卜快跑、小马智行、AutoX安途、文远知行等公司陆续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网约车服务,在多个城市试点运营。

不过目前来看,自动驾驶出租车与网约车仍面临着成本控制等难题,短时间内仍难以规模化应用。具体而言,若要实现乘客日常搭车所需的响应速度,自动驾驶出租车与网约车必须投入与人工驾驶相同规模的车辆,而目前市场上的自动驾驶车辆单车成本仍较高,难以大规模投入。

在此背景下,基于固定路线和固定班次运营的自动驾驶公交,是否具备优势得以率先规模化?

记者关注到,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32个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中,有10个涉及自动驾驶客车,包括无人驾驶巴士、自动驾驶观光车和自动驾驶公交车。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秘书长陈超华上月在一次公开活动上曾透露,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推出了自动驾驶公交服务。

艾媒咨询CEO张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公交车在推广应用上具有一定优势。如在成本控制方面,自动驾驶公交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特别是人力成本开支更少。此外,自动驾驶公交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更高,可实现更高效的路线规划和调度,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自动驾驶公交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张毅认为,目前行业发展迅速,但距离大规模推广还有一定距离。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方面是技术的成熟度还有待提升,包括保证车上人员的安全和路人的安全等方面,另一方面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接受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也有待改善。

「无论如何,自动驾驶未来发展成长空间还是很大的,特别是目前市场上大量智能驾驶汽车上市且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对于自动驾驶公交的社会接受度带来积极影响,相信随着技术、法律、基础设施等配套逐步完善,自动驾驶会逐渐受到市场认可。」张毅称。

当前,全国多个城市都在发力智能网联汽车。今年7月,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公布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20个城市(联合体)成功入选,深圳也在其列。

此前,深圳已落地自动驾驶网约车出行服务和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此次开通的B998线等4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进一步完善了深圳智能网联汽车布局。

今年7月,深圳印发【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进一步布局智能驾驶,其中提到「建设智能驾驶全国示范区,打造智能驾驶先锋」。

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郎丽艳介绍,截至今年5月,深圳累计发放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通知书相比2023年底牌照数量增长了48.1%;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944公里,相较2023年底增长12.7%。

郎丽艳认为,深圳在推动智能驾驶发展方面确实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有一些创新和突破的机会,如推动AI大模型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开发高精度、大规模的智能驾驶仿真平台,探索智能驾驶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打造特殊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