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两会时光】发生交通事故后,被害人的损失赔偿不到位,车辆挂靠公司未经清算被注销,股东赔不赔?

2025-01-06社会

编者按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几乎每件案件都通往民生,考验着法官的政治意识、政治担当和政治能力。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萍乡法院的法官们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积极寻求定分止争的最优解,不论标的大小、案情繁简、处理难易,都倾注着热情、智慧与心血,向千家万户传递司法温度,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值此「两会」召开之际,萍乡中院开辟【 两会时光】 专栏,讲述系列司法故事,与大家一起感受小案件背后的大民生。

希望我们的讲述,能够为疾进的时代融入一点民生情怀。

发生交通事故后,被害人的损失赔偿不到位,车辆挂靠公司未经清算被注销,股东 赔不赔

(▲执行法官前往申请执行人家中。)

「阿姨,这是为您儿子案件执行到位的90万元赔偿款,请您收好。」 执行案款到位后,易法官第一时间前往申请执行人家中,为瘫痪在床的申请执行人小彭办理了案款领取、结案手续,把钱交到了小彭的母亲李阿姨手上。

李阿姨的儿子小彭从事货车运输,后来遭遇一场车祸,落下一级伤残。湘东区法院判令肇事人、保险公司和车辆挂靠公司赔偿小彭的损失。但除保险公司履行赔偿义务之外,肇事人和车辆挂靠公司均无履行能力,近75万元赔偿款没有到位,小彭一家陷入困境。

穷尽执行措施后,仍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被迫终本。虽然案件已经终本,但易法官并未放弃线索的查找,她时不时就会翻阅案卷。在又一次梳理案情时,她意外发现车辆挂靠公司未经合法清算即被注销,不由眼前一亮。

申请执行人得知此情况后,以挂靠公司未经清算即被注销为由,向法院申请追加挂靠公司股东周某、陈某作为被执行人,得到法院支持。周某、陈某不服,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股东周某、陈某被依法确定为被执行人后,易法官找到了他们。

「平白无故地赔偿近百万,我们冤啊!」周某、陈某不愿配合执行。

易法官把法律给他们讲明白:「公司债务本来是由公司承担,但公司注销前应当清偿所有债务,公司尚未履行对被害人的赔偿义务,你们就将公司注销,让被害人找谁去要钱?你们这种行为是不是有帮公司逃避债务之嫌?」

周某、陈某还是想不通。

易法官把被害人的困难告诉他们:「小彭现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支撑下半辈子的生活,你们的赔偿款对他至关重要!」

周某、陈某思想有点松动了,但尚存一些侥幸心理:「这么多年了,肇事人不也没有赔偿到位吗?他可是直接责任人!」

易法官把道理讲透彻些:「公司接受了车辆的挂靠,就要承担车辆造成的损失。肇事人没有履行能力就找挂靠公司,挂靠公司未经清算被注销就找股东,股东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就可能触犯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罪。你们可得想好了!」

最终,周某、陈某被易法官做通了工作,主动履行执行款及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共90万元,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一件案件的执结,只是执行工作漫长岁月里的一枚印记。和所有的法官一样,易法官将忘却艰辛,重新踏上案件攻坚的征途。

施工单位未开发票, 拖欠的工程款

付不付

「这一百来万已经拖欠两年了,有这样做生意的吗?」当着法官的面,原告某墙板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发泄着对被告某建工公司的不满。

原来,2020年原告承接被告的墙板采购及安装建设工程,工程完工后,双方于2022年进行工程结算,结算金额为520万余元。截至2024年7月,被告还剩余115万余元工程款一直未支付,导致原告不仅资金紧张,也为此拖欠了部分民工工资。无奈之下,原告一纸诉状将被告诉至法院。

建设工程类案件一头连着民工的就业收益,一头连着民工的就业机会,都关乎民生福祉。 因此,能否统筹兼顾好各方利益变得尤为重要。

安源区法院刘法官在受理案件后,决定将原、被告约到一块儿进行面对面交流、背对背沟通,充分了解双方想法。

「是你们没有依约先开据发票给我们,才导致财务无法对账、出不了款。」被告方法务张某据理力争。

一方有怨言,另一方也有理由。面对如此僵持,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刘法官明白,还是要找准问题症结,才能靶向发力、逐一突破,真正打通双方「堵」点。

刘法官沉下心来,理清关键:原告方的主要诉求是尽早拿到工程款,而被告方的抗辩理由是否能成立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题眼」。

明确了办案思路后,刘法官再次认真翻阅案卷材料,仔细研读双方合同,详细查询相关规定。不久,他对案件有了初步定性,便主动约谈被告,明确告诉他抗辩理由不成立,拖欠的工程款必须支付。

「法官,你的意思我明白。」张某犹豫道,「说句实在的,我们公司不付款的最大原因,其实是公司其他工程项目的资金还没有回笼,无法一次性支付全部工程款。」

「那为什么一开始不坦诚相告呢?是还有其他顾虑吗?」刘法官隐约发现被告似有苦衷。

「担心判决后进入执行程序,会严重影响我们公司以后的招投标,不去参加招投标,没工程做了,资金链就会断裂,公司更没法经营了。 」面对刘法官的追问,张某也全部「坦白」。

情况弄明白了,刘法官意识到如果被告方公司经营不善,那么其手底下的民工也将面临失业困境。因此, 这起看似「无解」的纠纷,调解仍是最优解,遂建议双方协商,争取达成双赢互利。

张某立即表态:「如果原告能同意分期付款的话,我们公司就能喘口气、缓过神,筹措资金还债。」

刘法官回头找到原告,向原告转述了被告的困境与想法。

同为生意人,李某不是不能理解资金短缺的问题,只是对于被告的「不厚道」感到生气。但经过张某的多番保证与权衡利害,最终也同意调解。

(▲案件调解现场)

刘法官趁热打铁,迅速组织双方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以调代审」,先是确定了欠付工程款金额,再商讨支付方式。经过一番协商与博弈,双方终于自愿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这下不会影响公司招投标了!法官您放心,我们每月会按期还款给原告公司的。」被告法务在签调解协议时说道。

「这事儿有了解决方案,我心里也就踏实了。 」原告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也带着笑意走出五陂法庭。

目送着双方当事人离开的背影,刘法官仿佛看到了民工们高高兴兴上班、欢欢喜喜领工资的景象。

公 司 资 不 抵 债

破不破?

「公司一破产,我们就失业了。」某乳业公司的员工忧心忡忡。

2023年底,作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的某乳业公司进入了破产程序。很快,失业的乌云便笼罩在近百名员工身上。

同样忧心的还有邓法官。他作为案件承办人,不仅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债权人的损失,也要考虑公司员工今后的出路。公司破产后,土地、厂房等资产将悉数变卖还债,债权人利益固然可以得到部分保障,但公司近百名职工将面临失业。破产,是不是唯一的选择?

(▲2024年2月1日,芦溪县人民法院破产团队法官走访某乳业公司。)

他走进公司,想从公司的状况中寻找到答案。公司畜牧场中400余头奶牛,似乎并未受到公司进入到破产程序的影响,日产奶量达4-5吨,鲜奶制品每天依然能够按时供应,集牧草养牛、奶牛繁育、乳品加工、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乳业生产线正常运转,稳定的客户资源、具有辨识度的商业品牌……

「如果引进新的投资人,公司能够重整,你们还愿意跟着公司干吗?」邓法官问员工们,他仿佛找到了答案。

「有活干当然愿意,作为公司的老员工,我们跟公司有感情,只要公司能经营下去,我们愿意继续干!」员工们似乎从门缝里看到了一束光。

畜牲场的场景为邓法官打开了思路,他决定将公司从破产边缘拉向重整轨道,保住员工们的饭碗。经过多方努力,公司迎来了重整投资人!在与各方债权人充分协商后,芦溪县法院依法批准重整计划。新的投资人超前筹集全部重整资金,按照重整计划将职工债权、担保债权、建设工程优先权、共益债务全部清偿,普通债权也按比例获得清偿,原定期为6个月的重整计划在3个月内完成,公司主体架构及现有生产运营资产全部保留,公司本部职工86人及300余名送奶工免于失业,合作销售门店近300家得以留存。

终于,公司重整成功,避免了破产清算、肢解变卖的恶性结局。重整后的公司,订单充足,经营稳定,实现了真正的涅槃重生,员工们的心里也重新获得了希望。

编辑:朱鑫玲 审核:曾红桃

【两会时光】施工单位未开发票,拖欠的工程款付不付?

2024年度江西省法院系统公开招聘聘用制书记员入闱面试调剂公告!

【两会时光】公司资不抵债,破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