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经武快评|虚拟号码肆行,实名制意义何在?

2024-08-31社会
朱永华
开学季来临之际,不少家长和学生的手机随之「热闹」起来,各种骚扰电话和信息不期而至。
对家长和学生实行电话和信息轮番「轰炸」的,是光怪陆离的各种虚拟号码——170、178、173等打头的一串数字,显示信源为全国各地,主要内容是推送保险、理财、贷款、医保、培训课程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推送项目鱼龙混杂,其中不少纯粹就是骗人的陷阱,家长和学生不堪其扰。
虚拟号码的产生有其正当性理由,例如保护隐私。但是,一些不法商家利用了虚拟号码的隐秘性,以非法方式批量获取消费者真实信息,为他们的「商业服务」施行「精准投放」。于是,大量的一厢情愿的商业信息在商家的操纵下阵阵袭来,严重干扰了消费者,其中不少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上当受骗。
网友反映,因为家里车险快到期了,加上娃快要开学了,手机突然热闹起来,莫名其妙多了很多虚拟电话号码,骚扰电话令人不堪其扰。
事实上,虚拟电话扰人骗人由来已久,开学季只不过是它们的一个「业务旺季」而已。让人们不解的是:在电信业务普遍实行实名制的当下,为什么有这么多虚拟号码存在?这些为非作歹的虚拟号码和传统主流的运营商是一种什么利益勾连?如果让普通消费者实名而放任不良商家「虚拟」,岂不是实质导致消费者在「裸奔」状态下被「精准欺诈」?
据了解,虚拟运营商号码是在真实运营商提供的技术基础上,被第三方公司代理运营的移动电话号码。这种号码是真实运营商分配给第三方公司使用的,并由第三方公司负责运营和维护。虚拟运营商通常没有自己的基站,而是通过租用传统电信运营商的通信资源(如基站、网络设备等)来提供通信服务。如此看来,不论方式是直接抑或间接,虚拟电话号码的泛滥与真实运营商脱离不了干系。
那么,能不能请运营商们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自律、严格监管?只能说,可以要求,可以呼吁,但是,绝对不能「寄予厚望」。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属性,决定了运营商并不天然带有刚性约束。如此,只有政府职能部门和司法机构的介入,明确边界,制定「铁律」,加大对不法商家的处罚力度,才可能彻底扭转这一局面。
面对部分虚拟号码电信已成公害的事实,有关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必须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