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建设报】
![](https://img.jasve.com/2025-1/d25e04f7de46024c6575023facf67f9e.webp)
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主任邓新勇检查广东奥体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情况 (通讯员供图)
![](https://img.jasve.com/2025-1/f221cf157063354ddb122dfb1a50f130.webp)
广州体育馆1号馆(通讯员供图)
文/唐培峰 司徒渭源 李应君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日益临近,作为东道主城市之一,广州将承接整个十五运会40%的竞赛量和残特奥会30%的竞赛量,相关体育场馆的升级改造工作正迎来陆续竣工验收的关键节点。
目前,广州体育馆、广州市飞碟训练中心已完成联合竣工验收,广东省体育馆及副馆的维修改造工程已通过质量验收;这三个场馆以及广州市越秀山体育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田径副场、广州市工人体育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赛事运行指挥中心等第一批7个场馆也于2024年12月31日完成竣工移交;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大学城体育中心越野滑轮、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广州市燕子岗体育场、广州市工人体育场局部改造等项目也于近期陆续完成竣工质量验收及预验收。
以上项目由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建设管理,该中心以高标准、严要求,严密组织、科学管理,确保工程高质量推进,为即将到来的体育盛会提供一流的、智慧的、韧性的场馆设施。
广州体育馆
智慧与绿色并重
打造人文关怀新标杆
广州体育馆作为十五运会蹦床、排球比赛场馆,以及残特奥会轮椅篮球比赛项目场馆,其维修改造工程自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此次改造建筑面积达21741平方米,涵盖1号馆、2号馆、赛事功能用房、停车场以及设备机房等多个区域。面对建设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在改造过程中,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组织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坚持样板引路,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达到最优效果。从拆除工程到室内装饰装修,从屋面改造到天幕维修,从机电工程到弱电及智能化工程,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严格把控。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体育馆此次改造特别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作为残特奥会无障碍环境示范场馆,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在项目规划之初便明确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从停车场到场馆各出入口,从公共区域到竞赛区域,无障碍设施全面覆盖,确保了所有人都能够安全、便捷地进出场馆。无障碍厕位、无障碍席位、无障碍盲道、无障碍标识、无障碍查询屏等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满足了残障人士的需求,也体现了对所有人的尊重和关怀。
除了人文关怀,广州体育馆此次改造还融入了智慧和绿色的理念。通过智慧场馆科技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了智慧场馆平台化、运营决策数字化、无人值守自助化、训练辅助视频化。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场馆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也为观众和运动员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同时,在绿色节能方面,广州体育馆也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场馆外廊为功能房间提供建筑自身外遮阳,顶棚采用天幕设计,有效降低了场馆的太阳辐射照度,节约了建筑能耗。项目新增钢结构全部采用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改造部分均采用LED节能灯具,整体绿建改造设计采取以被动式为主的高效节能措施,体现了绿色+生态+科技的现代体育场馆理念。
广东省体育馆及副馆
克服历史遗留问题
激发功能新活力
与广州体育馆一样,广东省体育馆及副馆的维修改造工程也是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涉及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5290平方米,包括广东体育馆(主馆)、网球馆的训练场地及训练功能用房等多个区域。作为全运会广东省队赛前训练场所,广东体育馆及副馆的改造在广东省执委会、广州市执委会、二沙训练中心、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越秀区政府、街道办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以「节俭办赛」为原则,以满足赛前训练基本需要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改造升级。
项目升级改造涵盖结构加固、装修更新、强电优化、给排水系统升级、消防系统更换、弱电智能化改造、空调通风系统维修等多个专业领域。改造前,施工团队面临了诸多挑战与困难。广东省体育馆及副馆作为80年代建设的场馆,项目团队除了要解决场馆老化的问题之外,还要面临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缺乏原始的档案资料、未有原建设时质量及消防验收资料、未有改造建筑规划及产权资料等。
在改造过程中,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组织项目部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坚持样板引路,确保工程质量。从拆除工程到室内装饰装修,从屋面改造到机电工程,从弱电及智能化工程到给排水工程,每个环节都实现精细化管理,确保一次成优。
在设计理念上,广东体育馆及副馆此次改造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整体配色及风格延续原建筑外立面特色,结合明亮活泼的灯光设计,让场馆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在入口广场地面铺装方面,也采用了与主馆入口台阶色彩相呼应的设计元素,以简约的线条作为导向,提升了场馆主入口的整体形象。
项目团队在改造过程中,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留及恢复场馆原有的风貌与特色。在外立面翻新时,选用了与原来相似的涂料和瓷砖,使翻新后的场馆在外观上焕然一新,又保留了年代韵味。同时,场馆内部的地面、地板等也进行了精细的修复与打磨,使其既保持了原有的年代感,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值得一提的是,在造价严格受限的情况下,项目团队在确保改造符合现行规范的同时,合理平衡装饰与机电设施的利旧与新建,实现「简约、安全、精彩」的设计理念,为场馆将来承担其他公共性活动提供资质保障。
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
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工程高质量推进
作为全运会市属场馆和省属重点场馆的建设管理单位之一,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坚持节俭办会的原则和降本增效、管理出效益的发展理念,在此次改造过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该中心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准则,严密组织、科学管理,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完成。
在项目启动之初,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便组织专业团队对场馆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和施工计划。同时,该中心还组织项目部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材料进场检验到各施工环节的质量监控,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到现场安全巡查,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严格把控和监管。同时,该中心还多次组织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计划顺利推进。
除了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严格把控外,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还特别注重对施工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确保了施工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在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的精心组织和科学管理下,全运场馆的维修改造工程不仅实现了对场馆设施的全面升级和改造,更体现了对人文关怀、智慧科技、绿色节能等理念的深入贯彻和实践。这些场馆的焕然一新,不仅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比赛和训练环境,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也为广州的城市发展和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充分展示了广州作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魅力和风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