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封面评论|「巴黎丢作业的秦朗」,新媒介语境内的「等待戈多」

2024-02-20社会
□蒋璟璟
近日,某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博主发布了一条视频称,在巴黎一饭店内,服务员递给她两本遗留在厕所内的小学一年级寒假作业,博主称要将作业带回国物归原主。这条时长1分37秒的视频引起热议,并引发全网寻人。有人质疑此事系摆拍博流量。2月19日,该博主再次发布视频,自称目前已经联系上失主秦朗的母亲,但对方不愿意出镜,因此此事「圆满结束」。(澎湃新闻)
「秦朗巴黎丢作业」,此事一度闹得全网满城风雨,在一片帮转、寻人、质疑、否认之后,而今却颇有雨停风歇、戛然而止之势。事已至此,很难说是烂尾,但的确是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谜。或者换个说法,我们并不知道,这一事件到底是不是网红博主的自导自演,但可以明确的是,自始至终确乎是她一人在自说自话。由于有了「涉未成年人隐私」的法律保护伞,该博主得以理直气壮地拒绝网友就「详情」的一连串追问。鉴于此,这一事件的真相,或将永远孤悬。
假如「秦朗巴黎丢作业」纯属无中生有,那么还是不免让人感叹,这实在是非常「机巧」的操盘。「小学生丢作业」,这一信息,本身就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理论上,其并不具备新闻重要性和社会影响力。这显著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比如说「视觉贫困」等严重恶劣的摆拍造假行为。在此大前提下,该博主被调查、被证伪、被处罚的概率是非常小的。须知,公共执法资源始终是宝贵而稀缺的,严查深挖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并不具备迫切性、必要性。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是在网络场域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就如同我们以往一再看到的那样,「茶杯里的风暴」,再次成了社交媒介上的汹涌波涛。太多的注意力、情感代入,被投诸这个「重要性」极不匹配的议题上。这是由「热搜、话题榜、自媒体」等等所建构的流量杠杆,投合社媒调性、巧用这种「杠杆」,某些博主以小博大,在规避监管风险的同时,获得了惊人的关注度。而其中,必然是难免真真假假、泥沙俱下了。
众所周知,每年寒暑假期,特别是临近开学前夕,「小学生作业」都会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谈资,甚至还有「打着吊针做作业」「警察叔叔帮你找到假期作业」之类的报道层出不穷,并且每每都会被热炒一番。而好巧不巧,在相似的时间节点, 「秦朗巴黎丢作业」被曝出,着实把本就无奇不有的「假期作业奇闻录」,又推向了登峰造极的新高度。共情与玩梗,成为下意识的神经反射。而对「真与假」的拷问,则成了无处安放的呢喃。
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朗是谁」已然成为新媒介语境里的「等待戈多」——似乎谁也没有来,什么也没有发生。那么喧嚣,又是那么虚无。鸡毛蒜皮的「天大的事」,如潮汐一般,冲刷着本就杂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