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1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40.08亿人次,成功跨越40亿人次的历史性门槛,稳稳占据世界铁路客运量、客运周转量的榜首之位。这一数字绝非冰冷的统计,它恰似一记雄浑鼓点,奏响中国铁路高歌猛进的华章,也折射出经济腾飞、民生向好的时代旋律。
基建「硬实力」铺就出行坦途。铁路客运的亮眼成绩,离不开多年来大规模、高水准的基建布局。回看这一年,池州至黄山高铁宛如灵动银线,串联起皖南旖旎风光;兰张高铁部分路段通车,让西北内陆城市紧密相拥,融入全国「八纵八横」的高铁版图。营业里程超16万公里、高铁里程超4.6万公里,3300余座客运车站星罗棋布,精准覆盖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 这份答卷,是铁路建设者风餐露宿、日夜攻坚的心血结晶。从人背马驮到盾构机「穿山甲」式掘进,从蒸汽机车「吞云吐雾」到复兴号风驰电掣,中国铁路一路破局,打通偏远山区、经济特区、内陆腹地间的壁垒,构筑起内畅外联的出行网络,让「说走就走」成为生活日常。
服务「软实力」提升出行质感。客运数字上扬,背后是铁路服务全方位的「精耕细作」。铁路12306不再只是售票窗口的线上翻版,而成了贴心出行管家,大数据「读心」,精准捕捉出行高峰、热门线路,列车班次随客流「潮汐」灵活增减;同车接续、在线选座打破传统购票局限,电子发票、计次票、定期票等多元票务模式,贴合商务、旅游、通勤客群多样需求。踏入车站,「静音车厢」静享安宁,站内便捷换乘、地铁免安检无缝衔接,餐食配送暖胃又暖心,「一站式」服务覆盖全程,曾经旅途的疲惫与繁琐,正被细腻周到的关怀消弭,民众出行愈发从容惬意。
经济「助推器」激活发展动能。铁路客运绝非孤立的交通现象,它一头连着民生出行,一头撬动经济全盘棋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借高铁「同城化」东风,要素流通一日千里,上午在金融中心谈合作,下午便能奔赴制造基地督生产;沿线城市借势而起,高铁站区变身「流量入口」,商圈、文旅产业拔节生长,吸纳就业、拉动内需;乡村旅游专列开进大山深处,土货出山、游客进村,城乡差距在铁轨铿锵声中悄然缩小。铁路客运是流动的经济血脉,滋养着各地产业协同共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国际「新纽带」拓展合作版图。聚焦跨境铁路客运,广深港高铁、中老铁路成绩斐然。跨境旅客往来人次大幅跃升,是商贸交流热络、文化交融升温的直接体现。中国铁路凭借先进技术、高效运营,在 「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大显身手,向东深化与日韩、东南亚经贸互动,向西经中亚、欧洲大陆铺就「钢铁驼队」新通道,跨境铁路化身友谊桥梁、合作纽带,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中国方案」,让世界看到中国铁路走向国际舞台中央的豪迈身姿。
站在 40 亿人次新起点,展望未来,铁路发展蓝图徐徐铺展:磁悬浮等前沿技术加速研发,超高速、智能化列车蓄势待发;服务升级向精细化、个性化迭代,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全程;国际合作多点开花,跨境铁路网深度延展。铁路将继续承载国人梦想奔赴远方,为经济巨轮破浪护航,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历程中,镌刻下独属于它的闪耀轨迹,引领一个又一个出行与发展的高光时刻。
(来源:中国网 作者:陈盈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