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55年后法国奶奶嫁给厦门初恋!鼓浪屿感人故事不断上演

2024-09-17社会

■2010年,袁迪宝与李丹妮在鼓浪屿举行婚礼。

■年轻时的袁迪宝与李丹妮。(资料图)

9月15日,在爱心市民的助力下,被全网关注的厦门女孩「梁素琴」(梁秀金)找到了。因为她是鼓浪屿人,网友们纷纷发出感慨:「鼓浪屿总在上演着浪漫」「一个那么小的鼓浪屿有那么多故事」……鼓浪屿这座小岛的历史文化底蕴再次给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确实如此,作为历史国际社区,历史上的鼓浪屿与海内外产生了各方面的联系,跨洋爱情故事、感人爱心故事在鼓浪屿不时上演。

故事

55年后 法国奶奶嫁给了厦门初恋

袁迪宝与李丹妮的旷世之恋,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男主人公袁迪宝也是鼓浪屿人。2010年5月30日,厦门晚报刊登了詹朝霞和欧阳鹭英的【鼓浪屿一段尘封50年的跨国恋情】,文章开头写道:「这是一个始于50多年前却又正在进行的故事:男主角袁迪宝现居厦门,女主角李丹妮居法国里昂。两位耄耋老人曾经是恋人,相隔千万里,相思半世纪,本以为此生再无缘相聚,可一笺飞鸿却让他们旧情重拾……」

鼓浪屿人欧阳鹭英是袁迪宝的三儿媳妇,因为对鼓浪屿历史文化的热爱,她与几个老鼓浪屿人分享各自的人脉,资源共享,为鼓浪屿做口述史。「2010年春节,我公公的外甥来家里拜年,说起我公公以前跟一个法国老师有一段恋情。我最喜欢听老故事,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好奇。」欧阳鹭英说,后来公公第一次说出了藏在心中50多年的秘密——上世纪50年代,他赴杭州浙江医学院(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与俄文老师李丹妮相爱,但当时袁迪宝已结婚,两人无法在一起,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

此时婆婆已去世多年,欧阳鹭英鼓励公公给丹妮写信。不久,他收到了来自法国的信件,得知丹妮一直未婚。当时公公很激动,欧阳鹭英也心潮澎湃,她与同为「鼓浪语文化社群」成员的詹朝霞分享了这个故事,于是诞生了那篇轰动一时的文章。

同年8月,欧阳鹭英专程前往法国里昂与丹妮见面,见到了袁迪宝写给丹妮的100多封书信。看到这些信,欧阳鹭英非常感动,决定促成这段良缘。2010年9月,李丹妮来到厦门,与袁迪宝在厦门市民政局登记结婚,随后两人在鼓浪屿举行了婚礼。

文章在晚报刊登后,引起巨大的反响,本报记者也连续多年追踪报道,从李丹妮来到厦门,两人结婚在厦门幸福生活,直至2017年和2018年,袁迪宝和李丹妮相继去世,一段旷世之恋才画上了句号。

往事

为鼓浪屿 各方人士热心奔走

2009年,在鼓浪屿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际,摄影家陈勇鹏创建了「鼓浪屿文化保护与研究联络会」QQ文化社群,也就是后来的「鼓浪语文化社群」。分散在各个角落的文化精英纷纷响应。经本报报道后,更多的文化爱好者纷纷加入,建群不到半年,群员就有近200人,有公务员、艺术家、作家、摄影家、媒体人、教师、学生等。该群不定期举办「鼓浪屿文化保护沙龙」,引发一次次民间行动。

建群不久,中国知名电视纪录片导演高振碧(2022年底去世)收集到英国纪实摄影家汤姆森拍摄于1869年的鼓浪屿全景图。在荒芜的海滩上,一栋西式建筑吸引了他的注意。对照1868年的另一张天主教堂特写,高振碧推测这可能是鼓浪屿上的第一座教堂。于是,他把自己手上的老照片发到群里,发动大家一起寻找影像中这座有着四根大立柱、五扇尖顶窗户的西式建筑。经过社群成员们的共同努力,高振碧的这一推测最终被证实——当时厦门第二医院的杂物间,正是这座建于1863年的「国际礼拜堂」(后改称「协和礼拜堂」)。他立即联系晚报记者,详细介绍了协和礼拜堂的前世今生。经过多方呼吁、沟通,在鼓浪屿管委会的主持下,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教堂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后来微信兴起,「厦门记忆·爱上老厦门」「厦门历史街区」等微信群成立,原本「鼓浪语文化社群」的成员们在新的「阵地」继续展示厦门本地人文历史爱好者的「草根」力量。

2019年,纪录片编导梁忠军为厦门市图书馆建馆百年拍摄纪录片时,意外发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及其总队长林可胜,还有医生周寿恺和妻子黄萱的抗战事迹。林可胜的父亲林文庆是鼓浪屿女婿、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黄萱是鼓浪屿首富黄奕住之女、国学大师陈寅恪最后的助教。当时鲜少有人知道他们曾在抗战时期救死扶伤、勇赴国难。在梁忠军等人的沟通协调下,2019年,厦门市图书馆举办了「烽火仁心——抗战时期的林可胜与周寿恺」专题展览、讲座等系列活动。2020年,「烽火仁心——林可胜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在华侨博物院举办。

2010年,鼓浪语文化社群曾主办「大爱无疆——郁约翰逝世100周年追思会」,美籍荷兰人郁约翰医生在鼓浪屿创办救世医院,为鼓浪屿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跨越国界的大爱与良善是鼓浪屿人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与传承。

声音

这个历史国际社区 生动体现文化多元

鼓浪屿曾经是华洋共处、社区自治、多元文化的历史国际社区,来自欧美日各国的领事、洋行经理、传教士纷至沓来。戊戌变法前后台湾同胞内渡、南洋华侨归来,定居于小岛。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地理单元里,鼓浪屿居民的多样性、丰富性、品质性即使当时的上海也无法与之比拟。

水流交汇之处,必有鱼群斑斓。人群汇聚之地,必有传奇演绎。此次【里斯本丸沉没】所浮现出的梁秀金与约翰的异国之恋,以及由此引发的厦门全网寻找梁秀金的行动,还有袁迪宝与李丹妮的故事等,都是鼓浪屿国际社区居民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生动体现,对于今天厦门高素质高颜质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发展战略具有微观性个案意义,又有现实性参考价值。

——厦门市社科院【鼓浪屿研究】编辑部主任、厦门大学鼓浪屿研究中心副主任詹朝霞

相关新闻

【里斯本丸沉没】 今明厦门上映171场

这几天,本报连续刊发寻人报道,寻找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中的厦门女孩「梁素琴」(梁秀金)。寻人过程引发全网关注,也让【里斯本丸沉没】在厦门获得了更大的关注量。

据了解,这部时长2个多小时的纪录片今天在厦门各大影院共上映91场,明天将上映80场,不少影院一天排片四场。该片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9.3,是今年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电影。

纪录片中有较大篇幅讲述厦门故事。1942年,一艘押送盟军战俘的日本货船「里斯本丸」在途经中国东极岛海域时被美军击沉。英国士兵约翰·韦弗(John WEAVER)是船上战俘中的一员。沉没事件发生前,约翰与厦门女孩「梁素琴」相知相爱。

9月16日下午,梁秀金的女儿也会观看这部电影。

(厦门晚报记者 林晓云 龚小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