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手段,是保障儿童健康,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一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我国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有 卡介苗 、脊灰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 乙脑疫苗等, 无数的科学家为了疫苗的研发前仆后继。感谢他们,为孩子们撑起「健康保护伞」。
乙脑疫苗:俞永新院士送给发展中国家的礼物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感染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乙脑患者绝大多数为10岁以下儿童,约有30%的病人会留下痴呆、半身不遂、智力障碍等神经性后遗症。
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分布仍以农村为主,城市化率低,国内多地面临着乙脑的威胁,每年乙脑死亡病例高达数万乃至十多万。为了阻断这种疾病的肆虐,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向乙脑病毒发起了「战疫」。
上世纪60年代,俞永新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动物皮下非神经组织筛选培养的技术,筛选得到了毒力弱、免疫原性强的减毒毒株SA14-14-2,由此开发出的乙脑减毒活疫苗,为我国这场抗击乙脑的「战疫」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这是我国第一款通过了世卫组织预认证的疫苗产品,也是我国疫苗大规模走向世界的开始。
迄今为止,乙脑减毒疫苗已出口超过5亿剂,保护了超过3亿的儿童免受乙脑的侵染。
「糖丸爷爷」顾方舟:一颗糖丸护佑亿万儿童健康
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于小孩的脊髓、脊神经受病毒感染后而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部分小孩得病后可以自行痊愈,但多数小孩患病后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结果引起终身残疾,多为跛行甚至根本不能站立、行走。
1955年,脊髓灰质炎在江苏南通大规模暴发,1680人突然瘫痪,大多为儿童,466人死亡。随后,脊髓灰质炎迅速蔓延,青岛、上海、济宁……一时间,全国多处暴发疫情。
1955年,顾方舟博士毕业刚刚回国,当时国内专家束手无策,顾方舟临危受命 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他从脊灰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入手研究,研制成功脊灰病毒单克隆抗体试剂盒,让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以万计的儿童免于致残。
2000年7月21日,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中国正式成为消灭脊灰国家,这也是人类继消灭天花之后的又一个伟大成就。
自体实验疫苗的科学家——中国乙肝疫苗之母陶其敏
中国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降至1%以下!中国从此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典范。
这个令人骄傲的成就背后,曾是非常沉重的现实。据1992年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中国1970—1992年的「乙肝大爆发」使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人,占全球携带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与肝炎有关的并发症!
如今,这场抗击乙肝病毒的艰难又漫长的战役终于初见曙光。在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背后,离不开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艰辛付出。这其中,有一位女性尤其值得我们铭记:她叫陶其敏,也常常被媒体称为「中国乙肝疫苗之母」。她是打响中国乙肝阻击战的第一人,并在自己身上试验了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
立志献身医学的陶其敏用坚忍和执着做了一件事:研究肝病。面对乙肝,从来不服软的陶其敏也不得不承认想从治疗入手,非常困难。如果能找到一种疫苗,像对付天花、小儿麻痹这样对付乙肝,似乎是最好的办法。
应该说中国的乙肝疫苗研究与美国、日本几乎是同步进行的。美国科学家率先在杂志上发布用采自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可制作血源乙肝疫苗的信息后,陶其敏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用高速离心机提纯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之后再灭活,就能得到使人产生抗体的血源疫苗。
按照国际惯例,研制出的乙肝疫苗需首先在大猩猩身上进行检验。大猩猩没确定有效,就不能给人注射。于是,首支乙肝疫苗被冷藏起来。
买不起大猩猩的陶其敏心急如焚。「不能再等了,自己先打!」 陶其敏每周抽血五毫升进行检测,第三个月转入定期检查,始终没有发现异常。 三个月过去了,抗体出现了! 这意味着陶其敏已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没染上乙肝。
1975年7月1日,中国的第一支代号为7571的乙肝疫苗诞生了! 血源乙肝疫苗研究成功,进一步阻断了母婴传播,是把中国完全带入了乙肝可预防的时代。
甲肝克星——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江森
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江森几乎一生都在与被称之为「魔鬼」的甲肝等病毒打交道,特别是积极为人类寻找降伏甲肝病毒这一「恶魔」的「灵丹妙药」,他说这是一个科学家的责任。
1988年,上海、江苏、浙江等近海省市发生大面积的甲肝病毒污染,导致人群因食用海涂毛蚶而感染甲肝,造成甲肝大暴发。仅上海市就有近32万人发病,人心惶惶。「当时杭州郊区有一个村子近半数人都患了黄疸肝炎,一些病重的幼儿躺在母亲怀里一动不动。」看到当时甲肝病毒在全省如此肆虐,毛江森几度落泪,并在心底暗暗立誓:「一定要消灭甲肝病毒!」
1991年,毛江森和他的助手们成功研制了甲肝减毒活疫苗p株。一次注射可以使人得到持久甚至终身的免疫,因此不需要反复注射。这一科研成果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卫生部、浙江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鼓励。卫生部陈敏章部长亲自在北京主持和通过了甲肝减毒活疫苗p株的鉴定会;中央领导李瑞环在杭州接见了毛江森,在听取汇报后,指示疫苗应尽快在杭州建厂生产。
毛江森团队研制的甲肝减毒活疫苗自问世以来,已经使用了20多年,中国甲肝的流行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感热人数和发病率均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疫苗也在印度等国得到批准使用。20多年的临床使用结果表明,该甲肝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并且最适合中国国情。而该项研究成果,在1993年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科技发明成果选集】。同时,还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1995年,毛江森发明甲肝减毒活疫苗,被两院院士评为中国科技界十大新闻之一。 因此,他被人们称为甲肝病毒的「克星」。
参考资料:
1.「疫苗的力量」公众号. 乙脑疫苗:俞永新院士送给发展中国家的礼物
2.「蝌蚪五线谱」公众号. 这种病专门危害儿童,死亡率高达30%,通过蚊子传播......
3.「人民日报社」公众号. 中国的一种疫苗,美国人都来抢着购买
4.「人民出版社」公众号. 「糖丸」爷爷顾方舟:一生做一事
5.「中国科普网」公众号. 人 物 | 在自己身上实验疫苗的科学家——追忆中国乙肝疫苗之母陶其敏
6.「全国妇联之声」公众号. 她用自己的一生,拯救了4000万中国人!
7. 「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公众号 . 痛别!曾挨家挨户收集粪便样本,被誉为「甲肝克星」
8. 「浙江新闻 」公众号 . 毛江森,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他?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记者:赖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