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从「双城记」到「同城记」,我们从广佛线学什么?丨聚焦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

2024-09-29社会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伍勇 摄影报道
9月29日,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正式开通。这是轨道交通首次开出成都,低票价、多班次的设置,切实提升成资间居民出行的便捷度、获得感,进一步拉近两市时空距离,如居一城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主城区无缝对接,中间没有郊野分割,两地中心区直线距离仅18公里,而要谈论同城化发展,广佛同城化始终是避不开的话题。
作为全国首条跨市地铁线路,广佛线开通十余年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带动了广州和佛山沿线城市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从广佛线,到广佛同城,轨道交通资阳线能为成资同城带来哪些期待?
9月29日9时许,轨道交通资阳线幸福大道站外等待开通的市民。
广佛线何以成为全国样板
如果要去广州,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居住的潘先生绝对不会开车。一方面是容易堵车,停车费也贵。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广佛线能便捷通达广州市内的地铁网。
时间回溯到2010年,国内首条跨城地铁广佛线投入运营。那时候,佛山市轨道交通局还未单独成立,唐军还就职于佛山市交通运输局。
如今,作为佛山市轨道交通局运营监督与执法科科长,他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广佛线分两期建设,全长37.96公里,佛山段21.47公里。其中,一期是广佛两市政府共同出资建设,二期则是佛山市独资建设。
具体来看,广佛线前后共分四段开通,一期首通段(魁奇路站至西塱站)最早于2010年11月3日开通,长度20.73公里,其中佛山段14.80公里,后续又陆续开通了3段,成为广佛都市圈的重要交通大动脉。
广佛线西塱站。
广佛线的建设和运营极大地促进了「广佛同城化」的发展,为两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唐军看来,这条地铁线路的开通,不仅方便了广州和佛山之间的人员流动,还促进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与融合。而作为两地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广佛线以其高效、便捷的服务,成为了连接两地的重要纽带。它的存在加强了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对佛山的辐射能力,同时也为佛山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带动和提升了沿线金融高新区、千灯湖片区、祖庙商圈、季华路商圈以及佛山新城的产业发展和土地价值。
记者注意到,在佛山的南海、顺德、三水靠近广州一侧的区域,当地统统打造成城区面貌很好、商业服务繁荣、产业布局高端的新城,房价也相对较高。如南海桂城街道的千灯湖,依靠广东金融高新区的辐射,几十万广州人在此居住生活,超1000家广州企业入驻。
乘客从广佛线金融高新区站下车。
进入「十四五」时期,佛山轨道交通迎来大发展阶段,先后开通了高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段、佛山地铁3号线等线路。目前佛山总共开通运营了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151.3公里,已初步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
由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4年8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显示,佛山市8月的客流量达到1635.5万人次,进站量1199.1万人次。
透视广佛同城
成资同城面临什么?
2008年12月,国家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广佛同城化」。2009年3月,广佛两市签署【广佛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同年全国首个跨区域综合规划【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广佛同城化在政府层面正式启动。
此后十年间,两地在基础设施、产业协同、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逐渐形成了生活同城、产业同城的局面。
以产业同城为例,广佛两地把产业联动为重点,共筑协作互补产业体系。
广州制造业以基础工业和重工业为主,拥有汽车制造、钢铁等优势产业;佛山制造业以轻工业为主,拥有家具家电、陶瓷及建材等优势行业。两市制造业相互协作,分工明显,形成优势互补格局。比如,广州钢铁、石化等基础产业为佛山家电、机械装备制造、塑料制品等轻工业提供生产原材料;佛山则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一方面借助广州及其广大的经济腹地,为家电等轻工业拓展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为广州配套汽车零部件等上游产品。
而透视广佛同城,成资同城又有诸多不同。
记者注意到,首先是边界感不同,广州和佛山主城区无缝对接,中间没有郊野分割,一般人根本分不清两地的界线。而成都与资阳城区相距较远,中间还隔着一座龙泉山和广阔农村,边界感明显。其次,是发展实力不同。2023年,广州、佛山GDP分别为30309.1亿元、13276亿元,两地虽有差距,但均是过万亿的城市,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较强。而同期,成都、资阳GDP分别为22074.7亿元、1019.2亿元,两地差距明显。
另一方面,广佛两地产业互补性强,协同发展潜力高,合作大于竞争。而成都对资阳的虹吸效应较明显。
或将重构区域经济地理版图
一条轨道交通的路线,必然带动经济和人口的流动。2020年,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迎来了「穿过龙泉山」的历史性时刻,而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开通,将引领城市生产生活方式革新,助力资阳区位优势进一步转变为发展优势,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发展动能和更多创新活力,或将重构区域经济地理版图。
据悉,轨道交通资阳线起于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福田站,止于成渝客专资阳北站,线路全长38.7公里,共设车站7座(含预留站1座),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根据该线路试运行数据和公示票价,从资阳北站乘车至福田站、成都天府广场站,耗时分别约26分钟、90分钟,票价分别为8元、12元,成资间通勤时间和成本将大大降低,进而吸引集聚通勤客流,促进成都都市圈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要素加速流动。
资阳市民正在看成都轨道交通路线图。
另一方面,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开通运营,不仅是「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一步,将为下阶段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新引擎。
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资阳线开通运行赋能高质量发展,今年当地将谋划实施功能提升、宣传推介、消费促进3大行动,重点抓好完善设施接驳、城市形象宣传推介、举办重大节展活动等17项具体工作,促进提升出行承载力、城市影响力和消费吸引力,推动实现「做大流量」和「变现流量」。
下一步,当地将以轨道交通放大产业集聚功能,串联临空经济区、高新区和成都东部新区,加快建设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成资协同开放走廊等发展平台,将产业同城化作为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强做优口腔医疗器械、天然气、运动鞋、预制菜等特色产业链,积极抢占氢能、机器人、商业航天等产业新赛道。
资阳临空站。(张天富 摄)
建轨道就是建城市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口头禅。
早在轨道交通资阳线开工时,不少资阳市民就认为「房价要涨了」。当时,资阳一楼盘还在宣传展板上公布「地铁18号线」站点分布引起热议,后经市场监管部门核实,系借地铁站点进行虚假宣传,被责令整改。
如今,轨道交通资阳线已经通车。记者从资阳市房产信息网了解到,过去13个月,当地商品房交易走势有一定波动,但幅度不大。其中,住房成交均价最高为今年9月的6068元,最低为今年8月的5517元。而新房成交套数,最高月卖出1263套,最低则为626套。
小亮是资阳城区一楼盘销售,他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来资阳楼市有所回暖,找他看房、买房的人对上半年明显多了一些,「有不少人就是被地铁开通吸引过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9日,资阳市人民政府召开的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当地进一步明确将围绕轨道交通资阳线做文章,提前分析预判运营后对全市交通运输、产业布局的影响,做好地铁站点二次接驳运输组织,同步推动TOD城市综合开发,激发城市发展动力活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轨道交通资阳线。
而此前公示的【轨道交通资阳线TOD综合开发专项规划】中也提到,坚持「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理念,从沿线和站点层面,提出资阳线TOD综合开发的目标和策略。其中,立足资阳线「服务区域」和「服务城市」的双重特征及轨道沿线的本底资源条件,以轨道引领城市高效集约发展,打造「资阳之脊」。
同时,优化各轨道站点周边公交线路组织,开行微循环公交,覆盖常规干线公交服务盲区,提供高频次、快捷化的短途公交接驳服务。形成高品质、高可达、高密度的慢行网络,打通关键慢行堵点,因地制宜新增或预留5类接驳慢行设施等。
轨道交通资阳线大事记
2020年7月27日,成资两市在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签订了【轨道交通资阳线共建共管协议】;
2020年7月28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批复资阳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年11月24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批复资阳线初步设计及概算;
2020年11月27日,资阳线正式破土动工;
2022年7月30日,资阳线全线车站封顶;
2023年3月10日,资阳线全线高架桥通;
2023年5月27日,资阳线全线洞通;
2023年12月9日,资阳线全线电通;
2024年5月26日,资阳线启动空载试运行;
2024年8月30日,资阳线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进入开通倒计时;
2024年9月30日,资阳线正式开通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