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智评丨微山湖的重生 制度与观念创新下的生态蝶变

2024-09-30社会
02:22
微山湖,出自名门,由黄河、大运河孕育而成,文化底蕴深厚。
为什么如今的微山湖这么美?纪录片【微山湖】给出了答案。
由于地处山东、江苏交界处,涉及苏皖鲁豫四省,在过去,微山湖陷入「都管」但结果「都不管」的尴尬局面,一度污染严重、纠纷频发。
微山湖的「蝶变」故事,由「共管」写就。
从多头管、无人管,到沿岸各省市协同共管,微山县、沛县建立边界河湖治理联合机制,微山湖治理普遍存在的边界不清、标准不一等问题找到突破口。2020年以来,微山湖地区县域协同发展座谈会多次召开。环湖省份相关县市区以保护微山湖生态为目标,探索建立联合机制。
不止制度创新,微山湖治理的亮点还在于观念创新,让群众在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共生中有更多获得感。在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河道两边排列着70多条住家船,村民过去吃住在湖上,生活污水直排入湖。近年来,大家响应号召退渔还湖,村里开始发展「渔家水街」特色旅游,居民对治水的意愿更强。
为了保证南水北调的一泓清水北上,山东、济宁和微山县当地,从以往单方面的「靠水吃水」变为「生态养水」,在方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湖区进行大规模生态治理,经过生态修复和保护,微山湖生态环境得以有机恢复,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在广大湖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碧波荡漾、鸟儿飞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图」,变为了美丽家园的「实景图」。
当久久为功,共护一江碧水、一片蓝天、一处净土,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从体制机制创新、技术赋能等角度,汇聚生态保护合力,增强群众在绿色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加快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蓝图,山东成绩斐然,亦大有可为。